主要是這個毛筆字真心不擅長。好在子晴也沒打算拿來出書,只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吧,將來留給自己的兒女看看。
正說笑呢,林康平過來接子晴,沈氏說道:“還是這邊人多,只差你大哥一個,不如,你們也過來吃飯,大家一塊還熱鬧些。”
“可不,我早就想說了,還像以前一樣,大家在一塊多好,你大哥說了,湊份子過年呢,娘,你說多少合適?”劉氏笑道。
“都說了不用,東西大都是晴兒拿來的,夠夠的了。”沈氏笑道。
“那我們四家一家五十兩,妹妹就不用再掏了,你們三個有意見嗎?”劉氏先說道。
“沒,應該的,回頭我就給娘送來。”陳氏忙道。
傅氏和楊氏也應和,笑道:“還是這樣有趣。”
子晴笑著要和林康平離去,林康平說道:“我們年前還是有不少事情,等年後了再說。”
林康平的話剛說完,就被劉氏幾個嘲笑了一頓。“顯見的就你家大業大,我們都是小家小戶的,什麼事也沒有?”劉氏笑道。
“大嫂,你還真別說,咱們這幾個人裡頭,還就妹妹家業大,你不服氣也不行。”陳氏笑道。
“哪裡,人四弟管著那麼大的玻璃廠子,還有什麼一期二期的,人家不也閒著?”劉氏笑道。
“好,大嫂,我說不過你,明天開始,我把孩子們叫過來,還有,打發小紫過來幫忙做飯。”子晴忙道。
“這還差不多。”劉氏笑道。
子晴跟著林康平進家,問道:“今日傅大人找你何事?”
“還不是一到冬天,小偷小摸的多了,想著能進牢裡有個溫飽,如今要到年底了,又正值考核的時候,傅大人說挑了二十來個看著還算老實些的,想放到莊裡來。”
“你答應了?”
“嗯,莊裡的人我挑了十來個好的,預備放到粵城去,正好要人補充,人已經送過去了,我讓林安盯緊些,有不思悔改的,一律打發出去。”
子晴默想一下,莊裡這幾年陸陸續續地小規模添人。如今大概有七八十人,剛出生的小孩不算,加上這一批,還真是不少了。已經成親的有五對,分出去了一百畝的沙地,看來,莊裡一共才四百畝的沙地,八十多畝的水田,三十多畝的禾筍,二十多畝的蓮藕,剩下的是水庫、作坊和山頭,這以後的分工,看來還得重新核計。
王婆子一聽子晴說這些日子要回孃家吃飯,便說道:“正好想跟奶奶求個恩典,我老婆子歲數也大了,想回家跟兒子一塊養老去,不如就此辭了。”
子晴一聽還有些不捨得,勸道:“王婆婆想回家跟兒子過年,先家去住些日子,不如等元宵節後再來,辭工就不必了吧?王婆婆即便不想做了,還是可以留下來養老的。”
“不了,一晃也十年了,我今年都六十二了,該回家去抱養孫兒去,以後,我想奶奶了,上門來看看就是了。小紫這丫頭我看著還好,差不多的能對付了,奶奶再挑一個給她打下手的,也就夠了。”王婆子說道。
子晴見王婆子如此一說,也不好強留,王花匠這些年一直帶著林興,倒是不愁沒人接替他,而且,康莊的桂花樹苗都已經移栽完了,王婆子也是知道沒什麼大事了,才請辭的。
子晴只得還了對方的契約,結算了工錢,還封了三十兩銀子的大紅包,說道:“要是有什麼難處,千萬別掖著藏著,直接上門來,但凡能幫上忙,絕不推脫。”
王婆子夫妻兩紅著眼睛給子晴磕頭,相攜離去,子晴打發林興送了回去。
小年過了,家裡人開始巴望著子福回家,每日沈氏總要念叨好幾遍,劉氏說,不到年根,估計是進不來家門的,路途在這擺著呢。
子雨夫妻兩是臘月二十六過來送年禮的,見子晴一家都在這邊吃,便也嚷嚷著要住一天,打發下人回去說一聲。沒想到夏太太倒是很通情達理,說住兩天也沒關係,難得回孃家一趟,多跟哥哥姐姐親近親近。
可巧,子新和子軍子文幾個在臘月二十七過來看望曾瑞祥一家,幾人合夥送了不少東西,沈氏留他們吃飯,夏甘永和他們幾個也是相熟的,幾人在書房談笑,回憶往昔趕考的笑話。
這時,子福進門了,還是書睿和書彥去開的門,兩人一路跑著喊回來,“大舅舅回來了。”
眾人聽了忙擠到了門外,子福進了門,見這麼多人在院子門口等他,笑道:“倒像是下了帖子似的,這麼齊全,都知道我今日回家呢?”
“可不,大哥,我為了急著見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