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兩個差役出來,徑直朝那八字牆走去。由於畏懼官府,人群便主動讓出了一條道,夾在其中地老楊頭一看見張越便是一呆,待覺張越的目光掃見了他,還微微點了點頭,他心裡甭提多詫異了。
這秀才相公難道竟是府衙裡頭承差的不成?
張越雖年輕,但這千目所視的情形也經歷過好多次,自然是絲毫不怵。當下他先是解說了這告示上地一條條細則,隨即便答了幾個前頭人地問題。待聽到有人問朝廷洪武年間墾荒即為永業,如今卻只免稅五年的時候,他便笑了起來。
“如今不但鼓勵墾荒,而且還借耕牛和給種子,自然是比以前赤手空拳地更有效用。當初洪武年間墾荒大多都是免稅三年,只有那些田地全部荒蕪的地方方才永不起科,如今卻免五年,比當初那情形還多出兩年。這三年之內田畝就可從荒地變成熟地,剩下兩年地出產可都是自己的。”
“那徭役呢,若常常徵徭役,自家本來地田都要荒蕪了,哪裡還有餘力去開荒?”
被人一下子問到這最節骨眼的問題,張越不禁往那開腔的方向望去,見那說話的人戴著斗笠,彷彿不希望給人認出來,他只好清了清嗓子道:“徭役乃是按天時和工程攤派,本官先頭已經和知府凌大人聯名請命,如今卻還沒有準信。而且,若是能照互助的章程一點點操辦起來,這即便是徵了徭役亦可有互助之道,即便是治標,但總比什麼都不動的強……”
下頭老楊頭聽到張越那本官兩個字,剩下的話險些全都丟在了一旁。瞧張越的年紀能當個小吏就不錯了,這能是個什麼官?
PS:昨晚又幹掉兩千七百字的高爾夫選手簡歷,這個專案已經是第二年了,我這個對高爾夫一竅不通的人現在居然也知道了一些比賽和名人,真是耳濡目染……寫到這裡,對孟賢這個人剖析得也漸漸深刻了一些,真夠執著的。歷史上確有此人,而且還策劃過某件更驚天動地的事,話說回來,看明史那些靖難功臣列傳,還真有意思。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八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此山東雖然不是彼山東,但張越好歹看過一些歷史演義,深知這山東是造反的溫床起義的搖籃,從梁山泊到白蓮教彌勒教,總之大大小小的造反要多少有多少。就拿如今來說,山東的光景比河南還糟,蓋因前幾年瘟疫饑荒天災太多,而會通河和北京城的修建更是徵了太多徭役,去歲的雪災更幾乎挖空了布政司的箱底。
如今這墾荒乃是一塊看上去誘人的大餅,但要把荒地墾成熟地,這得耗費多少人力?雖說永樂初年山東又遷進了不少人,但畢竟仍是地廣人稀,誰會丟下自家已經耕種好的熟地去墾荒?然而,有了那耕牛和種子,卻畢竟頗為吸引人,不少家裡人丁充足的人家便有些活絡心思,那些家境富裕的大戶更是怦然心動。
張越在接到布政司的公文之後,更是帶著下頭屬官開始著手安排流民屯田。這屯田戍邊乃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大力推行的定國之策,如今乃是太平盛世,邊疆要招募屯田的民眾就不似天下大亂初定時那麼容易,況且官府朝令夕改,百姓開始屯田就被圈死在了那些官田上,因此往往令一下應者寥寥。
而山東雖說困於天災,但北從遼海,南到青州,潮水每日沖積,淤積了無數可供耕種的肥沃之地,況且又不是常常打仗的邊疆,屯田令一下倒是有些人應募。待到官府建了第一座屯田農莊,發了口糧農具,安排了耕牛,總算是恰恰趕上了春耕。
由於墾荒和屯田都是杜楨上奏朝廷施行的善政,因此張越也暫時顧不上其他。一心一意謀劃安排此事,成天便帶著差役在青州府境內轉悠。一頭要安撫屯田的貧民,一頭要聯絡各家大戶,更要打點種子耕牛等等一系列的事,以免商人差役滑胥中飽私囊,不過半個月,他那圓圓的下巴便冒出了尖來,連給祖母地壽字圖都是忙裡偷閒匆匆寫就。
不墾荒不屯田的也不打緊,從幾個村開始試點。那互助的構架漸漸搭了起來。淄河店村裡一下子多出了官府出借的四條耕牛,都是健壯體格,和之前那頭老得快死了的官牛大不一樣。如今村民推舉的章程還沒定,便是老楊頭主管這些,幾天忙碌下來,他這瘦削的下巴越發尖了,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嘿,誰能想到那個年紀輕輕的小相公就是咱青州府地同知大人。對著那樣的場面照舊絲毫不怵,說出來的話一套一套,聽著就是讓人信服。那天還有幾個鬧事的,結果他一不打二不罰。三兩句就讓人消停了!嘖嘖,不愧是大家氣派……”
“爹,你這說夠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