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團成立並將新址定於此;第二年十二月,掛牌“雲江縣文化館”;一九六八年,此處被確定為縣工會俱樂部。
八十年代,跳舞之風吹至雲江。當時,俱樂部裡一名很有經營頭腦的負責人立即決定將原來的戲院改建成舞廳。說是改建,實則是在原戲院的基礎上,只在戲臺的周圍用木板裝成“牆壁”,再弄幾扇木格窗子,前後留出兩道門,屋頂上面安裝兩盞大的旋轉燈,空中掛一些彩紙條,龍池舞廳便大功告成!
一時間,縣城裡所有的俊男靚女或有頭有面之人物蜂湧而至。從此,龍池舞廳夜夜旌簫聲聲,流光溢彩……
然而,時光流轉到九十年代,這個偏闢的小縣城也在不經意之間盛行起來卡拉OK來,並且,這OK之風越刮越烈。縣城裡原來的舞廳多半都改做OK生意去了,城內年青的一代都幾乎做了OK的發燒友,特別是在OK廳專門聘請了舞小姐兼陪唱員後,OK廳的生意更是日漸火爆,盈利如同洪水般猛漲……
然而,龍池舞廳卻依舊固守本業!
是它的主人沒有經營頭腦?非也!
是它們有暴利可圖?非也!
是因為縣文化局有令在先:
要開OK,就請搬到別處去,這裡是雲江的歷史文化遺產!將來要向聯合國申報!
說也是,雖說縣城裡大大小小的OK廳皆生意火爆,而大部分歌舞廳卻日漸勢微,但龍池舞廳卻依然夜夜旌簫聲聲。縣城裡喜歡活動的退休了的和沒有退休的老幹部們,都相聚在這裡。OK對於他們,是叛逆、邪惡、是禁區!只有這裡,才是正經人可以呆的地方。於是,受其影響,多數機關裡的年輕人夜晚如果要活動活動,也只有多半選擇龍池舞廳。
這便是龍池舞廳依然能夜夜旌蕭聲聲的根本原因……
闞海和歐陽松一行人來到龍池舞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