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飲食、生活、環境上之差異,在治療上對藥物的選取將會因人而異,如此才能使治療獲得最佳的效果,儘可能地降低副作用。相信未來的醫學將朝這個方向發展,這種“依個人量身定做的醫學”,將使得人類未來的醫學更具有人性化與個體性。
。。
陰陽學說(1)
一、概述
陰陽學說為我國古代哲學的方法論,是當時人們用以概括和說明自然界變化規律的。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著陰與陽兩個方面,正是這種陰、陽雙方的變化,才促進了事物的發展。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自然界陰陽變化規律,具有對立統一規律的思想因素,它不僅認為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都存在陰和陽兩種屬性,而且認為這兩種屬性是對立的,但又是相互聯絡、不斷變化的,這就是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陰陽轉化。在中國醫藥學中,就是運用這四者來概括和說明人體的生理、病理及對人體病理的指導診斷、治療實踐的。
二、陰陽對立
(一)陰陽對立的含義
陰陽對立是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現象,其內部都同時存在著相反的兩種屬性,即存在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例如天為陽,地為陰;外為陽,內為陰;動為陽,靜為陰;速為陽,遲為陰;升為陽,降為陰;熱為陽,寒為陰等等,都表明了陰、陽代表著事物或現象中對立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並且普遍存在於一切事物或現象之中,所以古人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上》)。天與地、外與內、動與靜、快與慢、升與降、熱與寒等等,構成了具有對立的雙方,其中的一個側面為陽,另一個側面為陰,合起來就稱為陰陽。由此可見,陰陽包含著對立的意思。
(二)陰陽屬性的歸類
陰陽不僅普遍地概括了事物和現象對立的兩個側面,而且還代表這兩個側面的一定屬性。陰陽學說認為,相關聯的事物或現象中對立的兩個側面,具有截然相反的兩種屬性,並可用“陰”、“陽”來概括,這就是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屬性。然而,事物和現象中對立的雙方所具有的陰陽屬性,既不能任意指定,也不允許顛倒,而是按一定規律歸類的。那麼用什麼標準作為劃分事物和現象的陰陽屬性的規範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意即陰陽是抽象的,但可以用具體而明顯的水、火來比喻說明。人們常說“水火不相容”,說明水、火是一對極為明顯的矛盾雙方,根據水、火這對矛盾的特性,就可以把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現象,劃分出陰、陽兩大類。凡類似“火”性的,如溫熱的、向上的、明亮的、興奮的、輕浮的、向外的等方面,統屬於陽的範疇;凡類似“水”性的,如寒冷的、向下的、晦暗的、抑制的、沉重的、內向的等方面,統屬於陰的範疇。
茲將事物或現象的主要陰陽屬性歸類如表1…1。
表1…1 陰陽屬性歸類
'屬性&空間&時間&質能&溫度&重量&亮度&存在狀態&陰&內&下&慢&物質&寒涼&重&暗&靜&降&抑制衰退&有形&稠密&陽&外&上&快&功能&溫熱&輕&亮&動&升&興奮亢進&無形&稀疏&'
(三)陰陽對立在醫藥學中的運用
■ 概括正常人體
陰陽對立的觀點,認為人體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陰陽對立體,人體內部充滿著陰陽對立的現象,所以《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在概括人體組織器官的陰陽屬性方面,按人體部位分,身半以上屬陽,身半以下屬陰;背為陽,腹為陰;體表屬陽,體內屬陰;四肢外側屬陽,四肢內側屬陰。按臟腑功能特點分,五臟屬陰,六腑屬陽。在五臟之中,按五行屬性分,心(火)、肝(木)屬陽,肺(金)、脾(土)、腎(水)屬陰。而且每個臟器中又分陰陽,如心有心陰、心陽,腎有腎陰、腎陽等。在經絡之中,也分為陰經和陽經兩大類。而在概括人體生理的陰陽屬性時,人體物質屬陰,功能屬陽;物質之中又分陰血和陽氣等等;無不可以用陰陽加以概括說明之。
陰陽學說(2)
■ 概括致病因素
自然界客觀存在著許多危害人體的致病因素,對於其複雜多樣的致病因素,就其根本屬性而言,可分為陰邪和陽邪兩大類,如在概括六淫致病因素中,“風”、“燥”、“火”、“暑”屬陽邪,“溼”、“寒”屬陰邪。
■ 概括藥物效能
中藥的效能,是指藥物具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