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對兒童習慣的養成主要透過以下兩個方面發生影響:
一方面,透過規範化的校園生活與執行機制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
另一方面,教師本身的品格、價值觀及信念會影響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孩子大都信任和崇拜自己的老師。年幼的學生把老師看得比自己的父母還要神聖,年長的學生會有意或無意地模仿老師的言行。另外,同學間的資訊交流,也會對學生的習慣養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由此可見,學校這個大環境隨時隨地都可能給學生造成一生的影響,並促使學生們習慣的形成,這一習慣會保持終身。
除了家庭和學校之外,孩子的成長還會受到同伴群體的影響。同伴群體(也稱同輩群體)是同齡人或同輩人由於共同的興趣、需要等而自發形成的群體,同伴群體對孩子的價值觀、態度、志向和行為習慣等都有直接而重要的影響。不同於家庭和學校,同伴群體對孩子的影響幾乎都是在自然狀態下進行的,事先沒有計劃和目的,孩子常常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某種習慣。
古希臘曾經流傳著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
18歲的少年海格立斯,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這時,他碰見了兩位女神,一個叫“惡德”,一個叫“美德”。“惡德女神”千方百計誘惑他去追求能使人享樂一生卻有害他人的生活;“美德女神”則勸導他走為人類除害造福的道路。最後,海格立斯聽從了“美德女神”的呼喚,拒絕了惡德女神邪惡的誘惑,選擇了始終為同胞做好事的人生之路。後來,海格立斯成長為被希臘人一直傳頌著的英雄。
好的朋友猶如前進中的一盞明燈,能夠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指引他們更快地奔向正確的目標。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在他的名著中說:以好人為友者,自己也能成為好人。好的朋友能夠幫助人進步,這是大家都認可的事實。
當然,同伴群體和家庭、學校的影響是交織在一起的,可能增進或阻礙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養成。在同伴群體中養成的習慣可能強化或補償了家庭或學校的習慣,也可能與家庭或學校的要求相沖突。
父母是環境的一部分,好朋友也是環境的一部分。父母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要多給孩子一些向同伴學習的機會,有意識地選擇孩子的“同伴群體”,指導孩子的價值取向。
除此之外,在現代社會,大眾傳媒對少年兒童的影響也日益重要,特別是電視和網路,已經逐漸成為少年兒童最重要的資訊來源之一。它們以強大的力量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決定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和惡棍、善良與邪惡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少年兒童在自覺和不自覺中接受著其中的思想觀念、模仿著其中的行為方式,在有意或無意中形成了一些良好的或不良的習慣。
比如說孩子都愛看動畫片,經常一看起來就不吃飯、不睡覺,看得特別來勁,越是年齡低的孩子越是愛看。很多大人會為此著急,覺得那沒什麼好看的,而且耽誤學習。但事實上,好的動畫片對孩子的發展是很有好處的,是不可多得的好媒介。
現在網路已經進入大部分孩子的生活,網路上豐富、新奇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讓孩子為此痴迷,網路上不乏很多對孩子身心發展有益的事物,可以鍛鍊孩子的認知、探索能力,但同時也充斥著很多不適宜孩子的內容,如一些色情的、暴力的東西,這些反面的東西也會給孩子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滋生某些壞習慣,因此,家長應該指導孩子有選擇地接觸媒介。
在社會資訊、媒體日漸發達的今天,從小就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接觸媒介的習慣,這恐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在教育上同樣有著深刻的論斷。他曾俏皮地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裡所學的一切,那麼所留下的就是教育。”那麼什麼是“所留下”的呢?只要我們稍加思考,不難發現,只有習慣是永遠忘不掉的,因為習慣一旦養成就成為一種潛意識的、自動化的行為,而只有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們完全可以說:培養習慣才是真正的教育。
培根認為培養良好習慣應該是教育的內在要求。他說:“毫無疑問,幼年時期開始的習慣是最完善的,我們稱之為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早期的習慣。”
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則直截了當地說:“教育無非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良好的道德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