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成緣份,那得用心經營才是。
“噯,你這樣兒可不成,給汗阿瑪進的東西,自然能送。要是還指了要給你阿瑪帶東西,就要有人說話了,於你阿瑪的名聲也有累。”
“那——”有點失望,“我明兒打發人回去問一聲兒,要是他們帶了大毛衣裳,索性就不用提了。”
胤礽一笑,挽袖提筆:“看我的。”
誠懇地寫了一通書信給康熙,大意如下:女人就是比男人麻煩,從我家二舅子被您拎走了,我老婆就沒斷了唸叨,今天怕冷了、明天怕餓了、後天怕病了,我還嘲笑她來著。可是這回自從您走了,我一覺醒來,突然也擔心上了。昨天夜裡颳了大風,您要是冷著了可怎麼辦呢?正好,去年您賞了許多皮子,我做了些衣服,尺寸都略放大了些。據那個麻煩的老婆說,是為了預備我明年萬一長胖了可以穿的,現在正好您用得上了,裡面穿小棉襖,外面套這個,可暖和了。還有幾件尺寸不對的,怕再有額外的用途,統統打包了。
“裝兩箱子!這幾件兒哪兒夠?弄個二十來件,汗阿瑪自己穿不完,必會賞下去的。”嘿嘿。我信裡提了老婆,我爹看到你爹的時候八成就順手賞了,不著痕跡。
淑嘉:主意不錯,越琢磨越不對味兒,他好像越來越活潑了……
——————————————————————————————————————————
康熙爺在剛剛發出書信給顧太監下指示:“初八日到懷來縣駐蹕。看天氣與京中大不相同,甚覺寒冷。前者庫上做狼皮筒子皮襖一件,沙狐皮筒子皮襖一件,未曾有面。爾將此二件,袖用雨緞,身用零寧紬,做完時報上帶來。做時不可太緊了,先報上帶來的因做得太緊了,甚是不堪,須要小心。”的一個時辰之後,收到了太子送來的兩大箱子皮衣。其心情之溫暖可想而知了,兒子就是貼心的小棉襖啊。
開啟箱子一看,長袍、短襖俱有,還附信說明:“……是去年得汗阿瑪之賞,臣思之再三,為感汗阿瑪關懷令制筒子皮襖、長褂等,穿之如覺汗阿瑪之關懷縈繞周身。今汗阿瑪在外為急用,兒臣斗膽進上,所送俱是兒臣未穿過的,並無破損之處。包袱上有箋子,您挑著穿。看不上的就隨便或扔或賞人。”
康熙還假意不滿:“他去年才得了多少點兒東西?就又巴巴地送了來!空費人力。”如果他雙手不是一直留戀地撫摸著身上的衣服,這話會有那麼一咪咪的說服力。
胤禔:那個去年一直窩在京城安逸享福的傢伙可是最先挑皮子的!貢上的好東西都叫他拿走了,牙縫裡漏出來的給了您,您就樂成這樣!
康熙穿著穿衣服顯擺了一回,終於良心發現了,叫來了親家:“毓慶宮送來了一箱子的大毛衣裳,他們孝心可嘉。”很大方地給親家賞了一件、抬手給阿哥們又各賞了一件,劃拉一下,狠狠心,給在外面辛苦的費揚古同學也賞了,想起慶德叔侄也在費揚古處,不太捨得地也賞了下去作人情。太子同學的預期,完全實現了。
胤禔看康熙一心給太子做人情,賞人必說:“是太子心意恐天氣寒冷,孝敬朕的,朕想,你們也是出門在外……”居然親自給太子做宣傳。氣死了!他這明明是公器私用!胤禔發誓,絕對不要穿毓慶宮的衣服。
收到衣服的康熙很高興,收到衣服的費揚古快哭了……他收到衣服的時候已經到了二月中旬,這天回暖,天不太冷了,溫暖沒感覺到。一想起這衣服居然是毓慶宮裡送出來了,他穿上身就覺得骨頭髮寒。
——太子的二舅子、太子妃的親哥哥、康熙眼裡的好孩子慶德同學,丟了。他叔叔已經急得快要上吊了。
作者有話要說:繼續跟準噶爾死磕去……
一個彪悍的女人
費揚古是個行軍打仗的行家,於為臣之道也知之甚深,康熙派了人來,他就不能把人再這樣打回去或者狠罰了。一眼掃過去,似乎賣相都還行,先扔一邊兒觀察兩天吧。
兩天下來。慶德居然忍了下來,既沒仗著叔叔在營裡也算是個高官而頤指氣使,也不因是京中高門子弟而挑吃揀穿。相反,侍衛中若有不服氣的,他還給勸著:“軍令如山,說你喧譁擾亂也不為過。拿這個打發了你,皇上都說不了什麼。你來都來了,難道就要這樣回去?”
不管有沒有用吧,反正人家是消停了。侍衛甲:大哥,我只是發發牢騷啊!還沒傻到這個份兒上。
費揚古對這幾個人守紀律這一方面倒是滿意了,略一琢磨,既性子差不多了,不會惹事了,總要派他們歷練歷練,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