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呢?”
“許是……等大阿哥和明珠回來?”
“主子下旨,何須等他們回來?難道是——要封賞他們?”
這可真是一個壞訊息。
——————————————————————————————————————————
不管大家怎麼猜,康熙又連著罰了幾個在出徵中表現不好的人,如都統兼長史穆森,隨皇七子在鑲黃旗軍中倨傲作勢,奏請已給兵丁之米令伊執事人員支取,皇子日用之物俱遲誤不給,被削成白板。
罰的罰了,賞格依然未下。
胤礽也急了,與索額圖又見了一面。要說索額圖原也是個聰明上進的人物,只是近來專橫慣了,智商就開始退化了。兩人猜了半天,依然猜不出來康熙的意思。胤礽心生異樣,覺得索額圖,真是老了,不大中用了。
然後,在寶寶百日之前,寶寶他大伯回來了。
胤禔帶著僕僕風塵與滿心興奮來了,汗阿瑪讓他斷後,多大的信任啊!這回出征的阿哥里他最年長,辦的差使最多(……他其實沒幹什麼,整個中路軍除了派去追擊的,其他人就是趟公費旅遊。而胤禔沒有被派去追擊。),這回功勞最大!
康熙與太子一起召見了他,胤禔看到胤礽糾結的目光,如此熟悉的目光啊,太懷念了!讓太子吃鱉了,胤禔心裡樂開了花,挺端正的臉上綻放了笑容,看著倒挺順眼的——胤礽不這麼想。
即使不高興,胤礽還是要說:“大哥辛苦了,”實在氣不過,又添了一句,“正好,你侄兒滿月宴就在幾日是後,大哥可要賞臉啊!”最後一句一轉三嘆,擱在往常,要是太子讓他‘賞臉’,胤禔準拿著調子心裡得意。這一回,胤禔開始憋屈了。
康熙還很滿意兩個傳說中不太對付的兒子如此親熱,主要是太子,恭賀大阿哥可能不太樂意,但是邀請卻是真心的。康熙心想,太子是在慢慢進步著的。胤禔心想,你兒子養不養得大還兩說呢,得意什麼?!
大阿哥回來了,也沒封賞。先前的猜測都不靠邊兒,局勢陷入迷離。
正好,寶寶的百日快到了,提前五天,康熙帶著大隊人馬,又殺回了紫禁城。
寧願折騰大人,也不能折騰孩子。這在後世是個普通的想法,但是在這個時代的皇家,卻不是這樣。也就是寶寶比較特殊一點,否則……他還真沒有這個待遇。還是湊著康熙要繼續鼓舞士氣,營造一種正義正統、老天保佑的輿論氛圍,這才又帶著一幫子的人回到了紫禁城裡住著。
胤礽回到毓慶宮,聞著奶香味兒,這才舒緩了精神。淑嘉一直擔心一件事,毓慶的女眷他一個沒帶,到了暢春園,再帶回一個收用了的小老婆要怎麼辦?現在一看,人員半個也沒多,再看崔太監,打了個安心的手勢,這才放心了。
在康熙跟前的胤礽,還是非常乖的,表現得上進認真又不近女色。
胤礽趴在寶寶的身上深嗅了一陣兒奶腥味兒,才過來跟淑嘉一起坐著說話。對索額圖不太滿意的話他不能跟別人說,略略對淑嘉露出了一點兒。
淑嘉一笑:“這麼多年了,索相為你操了多少心,一時想不到也是有的。聖心難測,天下又有幾人能猜到汗阿瑪的心思的?再說了,他這麼大年紀了,你還壓著他想轍,也夠難為他的了。要是人什麼時候腦子都轉得跟二十來歲似的,也就不用致仕了。”
胤礽被說得一笑,曲指一算:“可不是麼,他總有……六十多了罷?年紀大了啊——”長嘆,青黃不接,手下的人不頂用。看看妻子,石家是好的,只是位置還是不夠中樞啊!
淑嘉道:“說正經的,內務府那裡送來了咱們三阿哥百日宴時要穿的衣服,你來看看好不好。”
胤礽突然笑了:“你近來在宮裡,看到大嫂可好?”大福晉要養胎,不敢奔波,也呆在宮裡。
淑嘉道:“她是生產慣了的,一應不用我管的,只是看著身子不大好,有點兒吃力。她連著生產太多,身子底子虧了。”
“是生產慣了,生慣丫頭了麼~”胤礽對侄女兒沒什麼惡意,就是……對侄女兒們的爹看不順眼而已。
淑嘉嘆氣,女人,說話的不是嘴巴而是肚子啊。她要沒生出兒子來,跟胤礽或許還是親密,但是胤礽待她絕不至於如現在這樣親如一人。
胤礽卻已經高興了起來:“走,把衣裳給咱們兒子穿上,我看看。”
歡歡喜喜看衣服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從某個方面來說,索額圖其實挺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