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是召綠營,福州這麼做不算破例,只是要求公平而已。
康熙放下摺子,梁九功輕手輕腳上前重又換了一杯熱茶。康熙摸出個懷錶來,開啟蓋子一看,時間還早:“去個人到毓慶宮把太子叫來,再去把當值大學士一道叫過來,就說朕有事要議。”
魏珠重複了一回,準備無確,退出去領了倆小太監傳旨去了。今天當值的乃是梁清標與伊桑阿,正在值房裡聯詩玩,得了旨意,急急披上斗篷過來。胤礽此時正是讀書的時候,也還沒睡下,同樣穿戴了來。不一時,兩撥人都到了。
請安畢,康熙一抬頭,見胤礽還穿著大衣裳,道:“去了大衣裳,天還冷,屋裡燒著地龍太熱。大寒大暑,易生疾病,”又對梁清標與伊桑阿道,“你們也一樣。”
兩個小太監就上來為胤礽寬衣,梁清標與伊桑阿也在太監的幫助下脫了外套,康熙一指地上幾個繡墩:“坐。”三人謝了座,梁清標與伊桑阿對了一眼,兩人都不知道康熙今天叫他們來是怎麼回事兒,決定靜等發話。
胤礽自在些,往前躬了一□子:“汗阿瑪叫兒臣來,可是有什麼事要吩咐?”
康熙把手裡的摺子往前一遞:“你先看看罷。”梁九功雙手捧了,又捧給胤礽。伊桑阿眼珠子一轉,覺得這本子眼熟。努力回想了一下,記起這份摺子康熙已經研究了好幾個月了,去年這摺子到的時候,正是他當值,還是他寫了節略的。心裡有數,他拔了拔腰,坐得更直了。
胤礽不一會兒也看完了,看到有掐痕的地方還特意多看了兩遍。看完,合上,起身雙手又遞迴炕桌上。康熙道:“你怎麼看?”胤礽的腦子還是好使的,看的時候已經把情勢濾了一遍,此時一面重複著摺子的內容,一面夾觀點道:“八旗兵丁本就不夠多,若綠營可用,尚可支撐局面……福建之綠營真到了這般田地了麼?”
康熙對伊桑阿道:“你說給太子聽。”
伊桑阿知道,康熙對石文炳是非常滿意的,不為別的,只為這摺子寫得條理分明,引用資料來說明問題,可見是個務實的人,康熙,喜歡務實的人,你手裡有資料,他才會認為你認真辦事了,此人一大愛好就是聽臣下彙報各地菜價,然後自己計算通脹率。再說了,要是說得明顯不靠譜,康熙也不會猶豫這麼長時間,更不會大晚上的把他們叫過來商議,直接把人罵個狗血淋頭才是康熙的作風。
思及此,伊桑阿起立躬身,給胤礽分解:“閩地風俗與別處不同,因兩番戰亂,綠營比別處更不可靠……營水陸營兵統計64700有餘,而旗營額設僅止馬甲1683副,步甲347副……區區二千餘兵丁,對付這六七萬時降時叛的綠營,尚且戰守不敷,更遑論承擔鎮守全省地方之任。”——人員比大約1:30,真到了動手的時候,玩官兵捉強盜都玩不起來,真玩了,只有官兵被匪玩死的份兒。
明白地說,一、咱們人少,二、那地方不適合長弓必須要新式武器,最後福州跟廣州、京口性質相同,可兵比其他兩處少,石文炳要求公平一點。
胤礽聽了,點點頭,對康熙道:“汗阿瑪,既然石文炳說的是真的,增兵是必得增的,只是……要怎麼增?”
康熙讚許地點點頭,很好,沒跟老子唱反調。他也不馬上說自己的意見,而是讓三人各自說自己的看法,三人的看法倒是一致,增當然要增,皇帝都默許了。但是在數量上要予以控制,同時要把這兼統的‘軍標’與督撫轄下的綠營劃個明顯的界限。
最後商議定了,康熙道:“都散了罷,明日早朝再議。”
三人走後,康熙又摸了一疊紙來仔細琢磨,上面寫的乃是石家的資料簡介。從石廷柱開始,總結一下,不管是長於軍功的還是長於庶務的,無論是已經死了的石廷柱,還是活著的石琳、石文晟、石文焯,為政一方都有一個特點:不擾民,肯辦事。再加上石文炳這本摺子,康熙對石家好感直線上升。
沉吟了一陣兒,康熙覺得,他家太子的岳父,選好了。然後,他覺得他需要為親家做點什麼,也是給皇太子長臉。這就有了石家那一佐領,也就有了富達禮的升遷。
作者有話要說:淚流,我今天為毛要抽風地跑出去吃晚飯?回來洗完澡碼字的時間都不太夠了……
遭遇豬頭小隊長
華善揉了揉耳朵,橫了小孫子一眼,沒罵他。一是這年頭講究個抱孫不抱子,對孫子總是要寬容些,另一方面則是他心裡已經活泛開了。孫女兒明年就要大挑了,一切順利明年就要訂親,可是慶德比淑嘉居長,目前還未婚配,確實需要把事情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