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皇太后祖母略覺暑熱,兒臣已著內務府多供冰,只恐祖母年高而體弱,不敢進冰飲,茶果以井水湃之……”
領頭的是兩個尚書,但是定儀這種事情,是個立場問題、待遇問題,背後的政治含義非常之豐富,絕不是兩個尚書關起門來寫寫命題作文就能解決的。
太子妃,那是未來的國母,不可以比照一般皇子娶妻的禮儀,當然要高一等。可是這個高一等,具體高到什麼位置?給她的文定之禮都有什麼東西,每樣東西有什麼典故?代表著什麼意思?都得細摳出來。
兩人無法完成的龐大工程,只好列個需要商討的表格出來,與相關人士探討。
朝上頓時吵成一團。
翻開史書就會發現,但凡涉及到禮儀類的,總是最麻煩的。滿朝大臣會為了死後的諡號多一個字少一個字吵上好幾年,為帽子上是不是要多放一串珠子吵到要挽袖子當朝打架。為了一些名義上的事,死人也是常有的。
索額圖這邊想抬得很高,明珠那裡拉著殘餘勢力摳字眼兒。引經據典,熱鬧非凡。說的人自說自話,旁觀者雲山霧罩。也是因為索額圖和明珠兩個為首的都隨駕北上了,留京的不太敢拿主意,只好互相扯皮。顧八代和熊賜履是博學的,也是沒有明確站到兩黨裡面的,但是他們拿主意呢,索派以為太薄,明派以為太厚,又扯上了。
就說麼,當康熙的兒媳婦,有這麼簡單麼?要這麼簡單,那這個職位就不坑爹了。等著吧!等他們吵完了,你才能婚得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