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商家曾給過“叛逆”錢糧之助,又與叛逆洪家頗有交情;勾結“叛逆”,亦是“叛逆”,不容置疑;朝廷兵馬剿除“叛逆”,理所應當。
朝廷兵馬剿除“叛逆”,確實無可厚非;既不是單純的“朝廷與江湖人物過不去”,欲討公道的江湖人便也師出無名,無法與玄武城主為難。於是商家血案,就此不了了之,無人再為之出頭。
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白虎軍散、兩王自立、青龍軍變、玄武內戰、無極軍往來奔走,各地區均是秩序大失、混亂不堪,而許多不甘寂寞的豪傑人物見朝廷無力控制局面,且已有兩王自立為榜樣,索性便也趁亂而起,集聚力量、自立為王。一時間,軒轅族稱王者日有所增、新勢力崛起不絕,當真已成了群雄並起、紛爭逐鹿的局面。
……
嚴奇直用了小半個時辰,方將軒轅族這兩月裡的變化、當前局勢講述清楚。
陳敬龍聽他講完,知曉了商家血案的真兇,卻顧不得憤怒,滿懷憂慮悔悲之下,忍不住仰天長嘆:“‘亂軒轅者,非歐陽干將莫屬’;果真如此!……群雄逐鹿,百姓遭殃,皆我一時心軟之過……”
慕容濱濱知他所說的“一時心軟之過”,是指當初沒能下定狠心、依照白虎城主安排斬除歐陽干將;忙勸道:“敬龍,事已至此,悔亦無用;當務之急,是考慮咱們陳家軍能做些什麼,如何為保族護民出份力氣!”
陳敬龍沉吟片刻,問道:“咱們陳家軍,現有多少人馬?”
嚴奇應道:“騎兵七萬多,步卒八萬多,合計十五萬餘眾。”
陳敬龍愕道:“這麼多?……哪裡來的?”
嚴奇講道:“原賀副將帶回鐵盔山的新兵,便有三萬多人;我們突出相安城之圍時,折損一些人馬,但得生回來的亦有五萬多人;左將軍見白虎軍已散,便取消了虎狂軍番號,引其部下盡入陳家軍,屈尊做我副手;如此一來,咱們便有近十萬人了……”
陳敬龍驚喜不已,向左烈點頭示意,鄭重說道:“左將軍不計私利,胸懷豁達,敬龍佩服!”
左烈連連搖頭,笑嘆道:“陳敬龍忠勇仁義,無人可比;左某能入陳家軍,得沾陳敬龍光彩,萬千之幸!我是受你捨生引敵之事所感,才明白了什麼叫個‘義’字;只有我佩服你的份兒,你卻用不著對我佩服!”
陳敬龍欣慰點頭,又道:“嚴將軍,請繼續說下去!”
嚴奇繼續講道:“咱們突圍出來時,帶出了近兩萬百姓;這些百姓中,年輕的都入了陳家軍;那些老弱婦孺分散而去,投親奔友,又處處傳講咱們陳家軍冒奇險而克孤城、善待百姓,及你捨生取義等事情;於是這兩個多月裡,不斷有熱血青年來投,要入咱們這真心抗擊外侮的軍隊,為保族事業盡份心力。咱們人數疾增,到如今便有這許多軍兵了!”
陳敬龍奇道:“新增人手,哪來的衣甲軍械?難不成當初王爺除了囤糧,還在這山上留了其它物資?”
雨夢介面嘆道:“新兵的衣甲軍械,不是王爺留的,卻是範三爺買的。範三爺知道你為保陳家軍而捨命引敵,戰死沙場,深為敬嘆;他見陳家軍有糧無錢,處境艱難,便慷慨解囊,為陳家軍購買所需物資;如今範三爺便是咱們陳家軍有實無名的軍需官呢!”
陳敬龍喜道:“範三爺也在幫助陳家軍?他現在何處?”
嚴奇嘆道:“範三爺不是‘幫助’而已,而是傾囊相助!他在經商途中得知你戰死沙場、陳家軍退居鐵盔山的訊息,便立即趕來探看;隨後又趕回家去,賣盡家產、取盡積蓄,資助陳家軍。眼下他正外出為陳家軍採買戰馬,因此不在山上!”
陳敬龍欣慰感嘆道:“好,好!十五萬人馬,錢糧不缺,陳家軍東山再起,指日可待!”
項拓粗著嗓子嚷道:“什麼‘指日可待’?這兩個月據山而守,不像軍隊,倒像山賊一樣了,著實憋悶的緊!如今敬龍兄弟與吳副將歸來,軍兵喜悅,士氣正旺,不趁勢大幹一場,還等什麼以後?依我說,現在便引軍衝下山去,一舉踏平白虎城,絕歐陽干將後路,報以前坑害之仇,揚我陳家軍聲威!敬龍兄弟,你說怎麼樣?”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四百九十二節、王爺遺澤
全文字無廣告四百九十二節、王爺遺澤
陳敬龍聽項拓詢問自己意思,並不應聲,卻轉頭看向嚴奇。全文字無廣告
嚴奇見他望來,稍一尋思,霍然動容;忙道:“敬龍,我只是受你所託,臨時代你掌管陳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