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了,首先,她是正經的賈家的親戚,賈老太太的親外孫女,榮國府賈赦賈政的侄女,出身也是書香門第,列侯之家,父親林如海才名天下,在士子中威望極高,官位更是超出了賈赦。可以說,以林黛玉的身份地位,才學品行要是還不及賈家三春,那才招人笑說林如海教女無方呢。唯一一點受人爭議的,也就是黛玉住在賈府,卻奪盡了賈母的關注,力壓了三春一頭,未免顯得有些沒了規矩,難免的,就會讓人想到,黛玉自幼失母,是不是因為沒人教導,所以對規矩不太瞭解呢?
讓林如海煩擾的,就是這點。沒人願意娶一個不懂規矩的女人當兒媳婦,也沒人願意和一個不懂規矩的人深交——誰知道連最基本的都不知道的人在生命時候會惹出什麼事來?誰都不想被連累。要是黛玉真的給人留下了不懂規矩的印象,哪怕她是他的女兒,她的將來,也堪虞了。
針對這點,林如海開始了反擊。
首先就開始有人說起了賈敏,當年京城裡風華絕代眾人稱讚了賈母獨女,回憶起當年賈敏在京時的出眾人貌,過人才學,爽利性子,當年賈代善賈母對其又是如何如何的珍愛看重。如今京裡許多貴婦年輕時也都是見過賈敏的,這一被提醒,登時也記起來了,當年自己與賈敏也是一起參加過聚會見過面交談過的,果然是被金尊玉貴教養著長大的,雖有些傲氣,但卻並不難相處。再接著,就有人開始嘆息,可惜了這麼個千金小姐品貌出眾的女子,竟正當年就去了,可憐這賈母老年喪女,白髮人送黑髮人,著實是可憐。更有和賈敏比較親近的,會想起當年賈母對賈敏不論衣食住行身邊丫頭僕婦,事無大小,無一不關心愛重,賈敏出嫁之時,更是挑花了眼才選的林如海。賈敏去揚州後的前幾個年頭,賈母在宴會上遇見曾和賈敏交好的,都還親親熱熱的拉著說話,一提起賈敏就眼淚直流,思念不已。
“也當真是可憐了,這麼大年紀了,從小捧在手心裡養大的獨女卻沒了。”當即就有人開始感嘆,“都說賈老太太有福氣,大兒子終於懸崖勒馬,小兒子家的孫女又被封了賢妃,只是有這喪女之痛,又豈能說是福氣。”
更有人嘆息賈敏:“那般才貌也是世間少有了,偏就英年早逝,只留下幼女孤苦無依。”
不過也有人讚歎林如海情深意厚:“髮妻去世了那麼多年,卻堅持不肯續娶,這份情意,那才是世間難尋呢。”
這些世家貴婦人,哪個不是丈夫後院一堆女人的,深切明白,要換了自己丈夫,自己死了,也不過受個一兩年,指不定回頭就再娶了,當即就更加把林如海誇到了天上,心裡只歆羨,怎麼就不是自己遇到這麼個深情的?連帶著說起黛玉來,也沒來先前的刻薄。“這可是賈敏留下的唯一骨血,賈老太太焉有不疼愛的。這要換了我,我也定是要多疼愛的。可憐見的,小小年紀就沒了生母。又不得與父親團聚,這要再冷淡了她,可怎麼對得住賈敏?”
有些心思不正的還調笑起來:“林家姑娘那是什麼人,父親如今可是一品大員,上皇新皇俱信賴有加的人物,賈家哪怕是為了不得罪林如海,那也得把她當菩薩一樣供著啊。”被人訓斥了一通,只是私下裡,誰都覺得這極有道理。
這一來二去的,貴婦人私下聊天交流,回頭再跟自家老爺談起,林黛玉的危機,也就徹底解開了。倒是因為這事,不少人認識了以前少在人前出現的林黛玉,對她的才學品行,也有了初步的認識,等黛玉回林府後,卻是有不少曾和賈敏交往的貴婦請她過府去玩,這就是後話了。
總之,因為黛玉的身份,她身後的林如海,這次的危機,她算是徹底度過了。
“現在還有人說賈家虛偽呢,接著黛玉跟林如海示好。”賈赦撇撇嘴,顯然是對這些閒言碎語極為不耐煩,“要說人這張嘴就是一切是非的起因,我當時聽到這些話,都想衝過去揍人一頓,怎麼,我瞧著,是那種巴結小人嘛?
他什麼性格她還不知道,最是我行我素任性的,只要自己沒存過那心,從不管別人說什麼的,此刻這樣,也不過抱怨幾句罷了,回頭便好了。 邢夫人才懶得理他,只一昧的替黛玉高興:“總算是這事平息了。當初聽到外面竟然傳出這種話,我這心裡,別提多擔心了。想著當初我還笑話薛寶釵要倒黴了,沒想到轉眼就輪到了黛玉。總算現在是雨過天晴了。”說著,還特意長長吁了口氣,拍拍胸口,一副安了心的模樣。
賈赦知道,這是衝著自己剛才那些話來的,嫌棄自己矯情呢,縱是明白邢夫人對黛玉多有疼愛,也忍不住道:“怎麼說我也是因為黛玉才被人那麼說閒話的,還不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