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互助關係也更加牢不可破!
“我對東北原有的世俗官僚體系沒有興趣。我會將我們的人安排在我雖選定的範圍內。中堂大人也可做出一些讓步,現在中樞開始招攬了。我想我北洋中肯定會有些人過去。他們過去就過去好了,與其留著無用,倒不如放他們走。”徐傑很早就像清理老北洋的一些痼疾了,而礙於李鴻章面子不好開展,而這正是一個機會。…。
“也是啊,人心沒了,人留著也沒用,讓皇上和太后領走那些想一飛沖天的人吧。我北洋還是需要像你這樣踏踏實實幹的人。另外我發現你看人還是很準的啊,無論是方伯謙還是袁世凱,都讓你看出來了。”李鴻章笑著說道。。…。
“老師過譽了。”徐傑嘴上這樣說,心中卻不以為然,老子是100多年後的現代人,要是記不住這幾個敗類,自己還混什麼混?
“那你看現在該怎麼辦?如何讓中樞答應我們的條件?”李鴻章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包袱。自己的學生還是自己這邊的。
“給皇上和太后一些人和槍。讓他們自己鬥去吧。朝廷不安穩了。。我們北洋就安穩了。太后那裡有榮祿的西北聯軍,這袁世凱要是願意投靠皇上的話,倒不如給他一些槍炮。這樣一來朝廷不但有了實力,同時也更加熱鬧了。”徐傑也放鬆了下來。
“你倒是夠狠啊。如此一來,皇上有了軍隊。這太后如果不放權。那麼中樞格局必然會發生變化。太后不肯讓,皇上要爭權。再加上北洋對中樞軍力的控制力下降。中樞自然可以先解決內部問題啊。”李鴻章哈哈笑道。這是一個死局。一個抓住了人心的死局!只要皇上想奪權,太后不放權。那麼一切都將按照北洋的計劃進行下去!
“濟世啊,我李鴻章已經老了,活不了幾天了,這以後的事情還是看你們這些年輕人的。北洋那些老人中像聶士成,馬玉昆這些人還是堪用的。北洋水師中而有些搞技術出身的,他們都以用,希望濟世多多照顧啊。”最後。李鴻章還是希望在未來的格局中,徐傑可以對老北洋的人一視同仁,雖說徐傑做的很公平,但是在骨子裡,李鴻章認為這個海外歸來的學生和老北洋之間還是有些隔閡的。。…。
“他們都是學生前輩。能與學生一起共事,是學生的榮耀。”徐傑此時終於放心了,李鴻章已經同意了自己的計劃,不但信任自己。更同意了自己主導北洋的建議。可以說,從此之後,徐傑接手北洋將沒有任何大的阻力了。
感謝書友山青盈的打賞,以及書友太上鴻蒙祖師和呱噪的青蛙的月票支援~~~~。
。
甲午之華夏新史第二百九十六章 互相妥協
。
李鴻章進京無論對於北洋還是中樞,都是一場考驗,。李鴻章想為北洋謀得更大的利益。中樞又何嘗不是想借機分裂北洋?而在這個目標下。無論是帝黨還是後黨都暫時放棄了權利之爭一起對付北洋。所以才有了慶王和翁同龢一起去拉攏徐傑這件事的出現。
慈禧不怕徐傑有野心,因為慈禧有權利去滿足徐傑的要求。但是光緒卻沒有這能力。如果徐傑真的被慈禧拉攏了,這後黨除了榮祿的西北練軍外又多了一支更為強大的力量,。這對於帝黨奪權將是極大的障礙。而李鴻章在戰爭期間和帝黨之間好容易建立的聯絡隨著翁同龢與徐傑的見面而付之東流。因此,帝黨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慈禧一個人當好人。不過這一切都只是私下裡進行的,並沒有搬到檯面上。
但就在這個時候,李鴻章做出的讓步讓中樞的各方勢力有些措手不及!首先。。李鴻章同意分出部分北洋系部隊交給中央。這些人以袁世凱為首,自以為在北洋中沒有發展前途而選擇親近中樞,而李鴻章居然同意了這一點。這在中樞看來即表示了李鴻章無意問鼎的表態,同時也削弱了北洋,特別是直隸總督李鴻章對京城局勢的影響力。這讓中樞壓力大減。而隨後對於北洋艦隊的歸屬問題上,李鴻章是堅決不交權,至少表面是這樣。而徐傑此時也強調了自己只希望掌握東北部分偏僻地區的權利。對於東北已有管理體系沒有興趣。而這樣一來中樞進一步感覺到了北洋和解的態度和對某些關鍵問題的堅決。。…。
無論是徐傑要進入東北,還是李鴻章死抓著直隸和艦隊不放,都可以看成北洋的一種自保的行為。至於讓丁汝昌領檯灣巡撫,讓劉銘傳上位閩浙總督,這其實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首先,在中法戰爭結束後。中樞曾經打算讓劉銘傳接受福建,而當時的福建是包括臺灣的,後來劉銘傳上書,才讓臺灣從福建分出來。而現在,戰爭結束後,功勞頗大的劉銘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