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這樣運用炮兵。
107mm重炮和120mm重炮自然是用於壓制清國陸軍的炮兵和攻擊重要據點。同時。日軍還將部分75mm山炮分配給各個攻擊大隊。用於伴隨步兵進攻,用直瞄火力對付隨時出現的火力點,而大口徑臼炮則是在遇上了山炮打不到或者無法摧毀的目標時才使用。
就在日軍緊鑼密鼓的準備時,清軍也在進行最後的準備。根據情報顯示。聶士成等人已經對日軍的戰略有一定的瞭解,所以在制定方案的時候。則是在仁川一線遲滯對方,而將主力集中在平壤附近與日軍決戰。…。
考慮到日軍的火炮優勢。在防禦工事的修築上,以暗堡為主,明堡為輔。設定大量的機槍、迫擊炮預設陣地,並用交通壕連結。而且在主陣地後方,還設定了多道防線,一方面放置一點突破全線崩潰,另外在戰術上,也有極大作用,考慮到日軍進攻都是炮兵轟擊過後步兵豬突。所以為了減少日本炮兵對部隊的傷害,在日軍開始進攻時,主陣地只留下部分警戒部隊,主力部隊則在二線待命,然後在炮擊過後,再進入陣地作戰。。…。
在輕武器配備方面,邵宇等人發現,在沒有堅固的水泥工事的保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