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斷斷續續的說道。。…。
“那如果英國人還是不聽呢?”桂太郎低聲說道。
“那日本將沒有任何希望去戰爭大清,你們能想象日本不去依靠借債而去遠征朝鮮甚至東北嗎?”伊藤博文說道。
“那當年制定的戰略計劃就全盤放棄嗎?”川上操六問道。
“除非我們能找到新的資金來源。”西園寺公望嘆氣道。
“俄國人怎麼樣?法國人要在歐洲對抗德意志。。在遠東的影響力不大,而俄國人則不一樣,他們對清國同樣虎視眈眈。可以和日本帝國一起對付這個東方的龐然大物。”桂太郎提議道。
“俄國人豈止是對清國虎視眈眈?他同樣對日本帝國也是個威脅。去求助俄國人無異於與虎謀皮。這是絕對不可以的。”伊藤博文反對道。
“俄國目前在遠東的勢力非常弱小,橫貫整個俄國的鐵路還沒有建成,俄國人根本無法向遠東大量輸送物資和人員,而且俄國人的遠東艦隊也十分弱小,根本構不成對日本帝國的威脅。”川上操六也對桂太郎的提議表示支援。
“目光短淺的傢伙。俄國對遠東的擴張是其既定國策。清國是他的目標,日本也是他的目標!而且這個鐵路是遲早會修通的,俄國的注意力遲早會轉向東方!這是不可逆轉的,即使日本帝國透過向俄國借款打贏了清國,那麼戰爭紅利的絕大部分也會被俄國人拿去,到那時候,我們日本僅僅是俄國的一個打手而已,什麼好處都撈不到!!”伊藤博文痛心疾首的說道。。…。
“這件事情還需要從長計議。還是先看青木君能否說服英國首相吧?至少目前來看,在英國還是可以賣出一部分國債,先把這些錢拿去購買軍艦和槍械吧。”看著爭論不休的雙方,西園寺公望提議先暫時擱置這個話題,畢竟,英國人的態度還不明朗。
“好吧。那就先這樣,告訴青木君,就說不要怕花錢,只要能說服英國政府繼續購買日本國債,花多少錢都可以。”伊藤博文再三強調道。
但是與伊藤博文死活要拉上英國的想法不同的是,日本陸軍的三足烏,川上操六,桂太郎,兒玉源太郎則認為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不依靠英國,畢竟英國離日本太過遙遠,而俄國就挨著日本,如果日本能透過俄國的支援來打贏甲午的話。只要能從清國獲得足夠的賠款和土地,那麼日本完全有希望在俄國將注意力轉移到東方之前來裝大自己。到那時候,面對一個強大的日本,俄國人也只能承認現實,甚至再把俄國人打敗也未嘗不可。而正是陸軍高層的這種想法,導致了與伊藤博文等親英人士的分歧。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今天雙更,大家能支援的話還是支援一下吧~~
。。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
1890年8月7日,這對於維托里奧和徐傑等人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這一天,**輕武器設計局終於完成了迫擊炮和輕型機槍的研製工作,迫擊炮的製造本身並沒有太大難度,炮彈更是便宜到鑄鐵都可以製成彈殼。但是發射藥配置卻讓一干專家忙活了好幾個月,雖然徐傑把各種裝藥的成分透過電報發了過來,但是並沒有比例,所以各種成分到底多少,如何製備都要義大利人自己完成。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在高額獎金和維托里奧等人的催促和監督下,義大利的化學家和**設計局的技術人員終於完成了這個艱鉅的任務。而今天則是驗收這些武器的時刻。
除了**輕武器設計局的技術人員,義大利軍方和北洋聘請的德國顧問也參與了此次驗收,原因之一是這些裝備以後要進入北洋軍中的,而北洋陸師的訓練是由德國人把持的。。所以,作為教官的德國人必須對這些即將進入軍隊的武器有所瞭解。另一個原因則在於迫擊炮上的光學瞄準鏡是德國人生產的!!為了讓德國人設計出更好的瞄準鏡,這個驗收過程是必須讓德國人到場的。。…。
對於義大利工程師而言,研製出火炮和搞出來火炮裝藥配比都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嗎?如何使用!!這迫擊炮和已有火炮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在當時條件下,絕大多數的火炮都是直瞄射擊,間接射擊這東西還沒出現呢,更別說玩迫擊炮了。不過好在徐傑當年在老爸的部隊中見識過迫擊炮的射擊訓練,對整個過程還是有些瞭解的。
在試驗場上,5名接受過訓練的義大利陸軍人員將負責60迫擊炮的試射任務。5個人的分工是,炮長作為整個小組的指揮,隨身攜帶備用零件和工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