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3 / 4)

小說:華夏海權 作者:淘氣

“有什麼好驚訝的?荷蘭人打不過,那就只能認了,這個和做生意不一樣。勢力就是一切,打贏才是硬道理。”彭海豐說道。

“那以後荷蘭人會不會報復我們?”陳明皺了皺眉頭不安的說道。

“只要北洋艦隊繼續保持遠東第一的地位,只要幫我們說話的人還在,只要我們能把北洋與南洋商團的合作關係保持下去,我們永遠不用怕荷蘭人。”彭海豐長嘆一聲說道。他實在沒想到自己不經意間結識的一個人會給自己和南洋華人的命運帶來如此大的變化。“這就是命運。一個很小的變化就可以影響到未來。”多少年後彭海豐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下了這句話。

“彭老大果然眼光長遠啊。陳某人自愧不如。”陳明佩服的說道。

“對了,回去跟陳先生說一句,就說,那位北洋的徐先生想與陳先生見上一面,他是由薛福成大人推薦到北洋的。現在已經是李大人的門生了。對我南洋華人很有好感。”彭海豐最後交代道。。…。

“陳明一定把話帶到。”陳明行禮道。

封面推薦器,大家多來點推薦和收藏吧~~

。。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第一百零三章 大清“聯合”艦隊

雖說老李決定組織此次巡航,但是決定了不代表就一定好做到,考慮到此次航程過遠,而且要帶近千名的陸軍以備不測,而且為了儘量少生事端,老李決定在在廣州離開後,直接到達荷屬殖民地,這上前海里的航程無論是對於戰艦還是人員來說都是十分嚴峻的考驗,畢竟這次是要做動手準備的。至於陸軍嗎?更是讓老李頭疼,你讓一票從沒坐過船的淮軍坐上半個多月的船,到了巴達維亞到地能發揮幾成戰力?老李沒有把握。更別說運載這些淮軍人員和裝備的運輸船了。老李和一票北洋軍官算來算去,總感覺光靠2艘訓練艦,康濟和威遠再著500號淮軍和裝備確實困難點,(300北洋陸戰隊平時是分散在各艦上的)

這時候,劉步蟾的專業素質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體現。在他看來,陸軍的武器無非就是槍和炮。。這槍不怎麼佔地方,真正傷腦筋的是炮和彈藥,所以,在解決了炮的問題後,剩下的就沒啥難的了,至於陸軍用的火炮嗎,用的最多的自然是75MM克虜伯火炮,而這東西和定鎮上裝備的75MM舢板炮(每艘戰艦4門)是一樣的,只要換換炮架就是陸炮,這樣一來,乾脆陸軍就不用帶炮了。進港的時候,安排一些陸軍炮手到定鎮上,一旦真動起手來,這舢板炮在艦上用完了直接換個炮架就當陸炮用的了,而除了這些舢板炮外,同理還有致遠艦上的10管格林炮,這東西炮管重371KG,炮架重181KG。而且北洋在訂購致遠的時候還專門訂購了炮架,這樣一來更方便了,一旦海戰結束後,直接換上炮架就可以登陸了,有這些舢板炮和格林炮在,淮軍根本就不需要另帶火炮和炮彈。而且考慮到定鎮的空間。完全可以多帶一些火炮部件,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組裝後使用,同時各運輸船也可以在船上安裝一些格林炮好舢板炮,一旦海戰結束後,直接安裝陸軍炮架使用。。…。

雖然北洋軍官們為如何支援這支部隊遠距離航行做了各種籌劃和安排,但是如果一旦動起手來,後勤補給問題依然十分嚴重,畢竟巡航和戰鬥是兩個概念。例如說炮彈,致遠號的210主炮每門僅僅備彈50發,按每2。5分鐘一發的射速計算,連2場戰鬥都支援不下來,總不能打完一仗後跑回上前公里外的廣州補給彈藥吧,前提還是北洋先把炮彈運到廣州再說!即使把致遠炮架下的放置炮彈的隔層也算上,每門炮也只有額外的21個隔層。而且為了安全,這些隔層只能放炮彈不能放發射藥,丁汝昌,琅威理,劉步蟾等人絞盡腦汁也沒辦法讓北洋這些戰艦能裝載打夠2場的炮彈!!

“我們其實完全可以委託兩廣的李翰章大人調集一些民船為北洋運輸後續的彈藥和燃料以及其它物資。北洋艦隊下屬的運輸力量太過薄弱了,根本無法支援如此遠距離的征戰。”琅威理在仔細對照了所需要的補給和可以調派的運力後不由的搖了搖頭。

“這怕是不好吧?”丁汝昌皺了皺眉頭說道。。…。

“這有什麼不好?在大英帝國,商船在戰爭時期可以徵用來進行運輸甚至是加裝火炮執行戰鬥任務。即使現在時非戰爭狀態,我們依然可以付費徵調船隻。“琅威理堅持道。

“但這是在大清,隨意徵調民船如果讓那些御史們知道了,參上一本可不是鬧著玩的。”劉步蟾不滿的說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