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級。。對了,還有三艘5000噸級輕型裝甲巡洋艦。在看看我們呢?在歷次戰鬥中,作為帝國海軍裝甲巡洋艦基礎的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和裝甲巡洋艦領艦損失慘重。實際上到現在我們已經沒有戰艦可用了,雖然我們還剩下幾艘亞速海型巡洋艦,但是開過去也是送死,面對PISA型裝甲巡洋艦都無勝算可言,更別說面對更加兇殘的新式無畏型快速戰艦了。”馬卡諾夫紅著臉說道。。…。
“那麼,中將先生。您能想象一下一支沒有巡洋艦提供掩護和作為前衛的戰艦如何可以在未來海戰中取得勝利?對方快速艦隊可以輕易的不受任何阻礙的強佔戰位,迫使我軍過早轉向然後一頭紮在對方戰列線上,或者說在雙方主力艦進行決戰的時候。對方快速艦隊掩護雷擊部隊輕易的將我們的中小型巡洋艦擊潰。隨後展開對我方艦隊的夾擊,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將是致命的。”馬卡諾夫繼續說道。
“而且現在的情況和當時已經有很大不同了。如果我們可以獲得荷蘭人的基地,那麼擁有前沿基地優勢的就是我們了,當初我們面臨的困境將轉移到華夏海軍身上,而且他們所面對的困難比我們還要大。地方主力艦隊不可能輕易跨越遙遠的距離來同我們決戰。而我們則可以鎖死所有從南海經過的華夏船舶。時間站在我們這邊,我們需要巡洋艦來執行破交計劃,也需要快速戰艦來攻擊華夏海軍的快速艦隊。”馬卡諾夫臉上浮現一絲笑意。
在馬卡諾夫心中。他並不認為自己比華夏海軍的執掌者徐傑和他手下的海軍高層要差,雖然屢戰屢敗,但是馬卡諾夫認為其根本原因在於雙方巨大的實力差距和悲催的地理位置。前者不用說了。第一次交手的時候。馬卡諾夫對抗的是整個北洋艦隊。其中光新式巡洋艦就有6艘,再加上自己遠涉重洋,輸了一點都不丟人。至於第二次嗎。馬卡諾夫承認在日本近海的交戰中北洋指揮者技高一籌,但是馬卡諾夫同時也認為是雙方的實力差距和較近的交戰距離以及戰場事態讓俄國海軍最終敗北。而三艘寧海級則是馬卡諾夫心中永遠的痛。自己用盡了一切辦法也只是讓其中一艘暫時離開了戰場。。…。
而現在,在俄國海軍佔有地利並且可以輕易實施破交的情況下,馬卡諾夫相信,只要俄國海軍按照他的計劃進行建設的話,那麼下一場戰爭中。他至少有7成把握獲得海戰的勝利,原因很簡單。在他看來,巴達維亞距離對方的基地將近3000KM,而自己的艦隊又猶如一把利刃一般頂在對方的交通動脈上,對方沒有選擇,只能與之硬拼。…。
“所以,羅茲德文斯基中將,我們需要重建一支強大的快速艦隊,也許他不能保證擊敗北洋的快速無畏艦和裝巡,但是至少要能拖住對手,然後讓我們的主力艦隊可以去殲滅北洋的快速戰艦。而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一旦我們與對方決戰,我們的前衛艦隊可以讓我們在事態感知中獲得優勢,並且可以強佔陣位或者配合主力艦隊攻擊,快速戰艦雖然不適合和戰列艦發生正面衝突,但是並不意味著不重要。”馬卡諾夫深吸一口氣後總結道。
“我能理解閣下的想法,我也承認,裝甲巡洋艦隊在一個海軍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我必須強調的一點,我們的金錢和資源是有限的,而且從目前得到的資料上來看,新式的戰列巡洋艦的噸位會接近2萬噸。而在遠東,荷蘭人的軍港現階段最多也就只能保證1萬8千噸左右的戰艦駐泊。。2萬噸的排水量已經有些超標。”羅茲德文斯基摘下眼鏡揉揉有些發酸的眼鏡說道。。…。
“該死的,又是資金問題。”馬卡諾夫小聲的咒罵道。面對這隻名叫金錢的攔路虎,即使馬卡諾夫也沒辦法。馬卡諾夫是個軍人,他只需要按照戰爭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海軍建設構想,然後指揮這支艦隊去戰勝敵人就可以了。但是羅茲德文斯基不行,他代表的是海軍部,他必須考慮到海軍的預算和戰艦的採購問題。
“金錢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問題,要知道,新式戰艦製造幾乎要全部仰賴國外,尤其是法國和美國,而他們不可能為我們生產所有的戰艦,早在第一期海軍軍備計劃開始之時,我之所以堅持製造4艘準無畏艦,根本目的就在於。準無畏艦我們可以自己製造,但是生產無畏艦有些困難。輪機,新式鍋爐還有火控和光學裝置甚至大型軸承都需要進口。如果說華夏海軍的戰列艦上使用的是第一流的英國輪機和鍋爐,第一流的德國軸承和光緒裝置的話,那麼我們在法國和美國建造的戰艦就是二流裝置。而我們自己生產的則是三流產品。就這還要看海軍造船廠的那些傢伙們能否少貪點!”羅茲德文斯基苦笑道。。…。
“華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