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艦,卻力有未逮。到頭來費了半天勁抓住幾隻蝦米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其次,馬卡諾夫必須保證海上交通線的安全,現在戰事吃緊,日本戰區消耗巨大,這就決定了即使俄國海軍最終將日本襲擊艦全部消滅,陸上得不到補給的話也白搭!判斷戰爭勝負的最終標準是戰略意圖是否實現了。
在一般人看來,保證自己的海上交通線和摧毀對方的襲擊艦是完全等同的。。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襲擊艦會被摧毀,只要俄國艦隊認真去做,早晚可以掃掉在日本海中的日本襲擊艦,但是俄國陸軍不能等,他們急需補給兵員和彈藥。而且雖然馬卡諾夫個人認為北洋艦隊不會介入日本海的交戰,但是這只是他的個人判斷,如果在自己的艦隊沒有消滅日本襲擊艦之前北洋艦隊就介入的話,甚至說掩護日本人登陸北海道的話,那麼整個駐日俄軍和遠東艦隊就全完了!所以必須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解決掉日本的海上力量!。…。
“對了,還有兩個大傢伙也不能放過!”馬卡諾夫揉了揉有些發緊的太陽穴,然後用俄文寫下了春日和日向兩個日本裝甲巡洋艦的名字!“看來我們還要小心一些,否則的話說不定就會被這兩個大傢伙咬上一口!”馬卡諾夫自語道。現在的俄國海軍可是連再也不能損失主力艦了。
亞速海型肯定不行,戰鬥力不如日本的新式裝巡,剩下的兩艘戰列艦不行,航速跟不上,唯一可以吃定春日和日向的只有太子號和俄羅斯號。一旦遇上。日本艦隊必敗,但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上搜尋日本艦隊呢?這是個問題。
“將軍,其實日本人更加依賴海上運輸,我們為何不效仿日本人也展開海上破交?埃森低聲說道。在開戰前,海軍部就曾經提起了效仿美國人大量改造商船來騷擾北洋的海上運輸線。並且為此專門在遠東部署了一些特型商船以備不時之需。當時馬卡諾夫想要透過決戰來對抗北洋艦隊。所以對此並不上心,但是又礙於俄國海軍部的面子,於是便抱著聽之任之的態度改進這些特型商船。。…。
但是隨著決戰失敗。俄國海軍已經失去了海上爭雄的機會。既然正面交戰打不過,那就只能攻擊交通線了。再加上戰艦都在維修中,大量的船員閒置,正好可以讓他們在襲擊艦上發揮餘熱!結果這一批給北洋準備的襲擊艦就先對日本用上了!
相對於日本的純商船,俄國海軍的特型商船可是強了不少。首先在水密性和儲備浮力上就比日本船強上不少,後者的儲備浮力高達30%,而日本貨一般也就20%。雖然同樣沒有水線裝甲,但是在關鍵處還是佈置了一層70mm的穹甲。當然這只是普通結構鋼而不是硬化裝甲。而在火力上,俄國船普遍裝備4門6寸或者4。7寸火炮,呈十字型佈置在艦面上。同時還有一些6磅炮,所有的火炮都有炮罩提供防護同時在輸彈通道上設定有防火門。在航速和續航力方面,平均噸位在5000噸左右的俄國襲擊艦擁有16節的極限航速,而續航力更是達到6000海里10節。這在遠東已經足夠了。…。
馬卡諾夫將整個戰場分成兩個。一個日本海戰爭,主要用於對付破交戰艦。而另一個則是在東太平洋展開對日本的海上封鎖!對於日本海上的那些偽裝成俄國船隻的日本襲擊艦,馬卡諾夫做了這樣的佈置。。…。
“命令在9月3日之前,日本海上不能有一艘俄國運輸船,在9月3日之前。所有的襲擊艦和巡洋艦必須到達指定陣位,你們的人物就是格殺日本海上能遇到的所有非友軍船舶!寧可錯殺不可錯放!”馬卡諾夫斬釘截鐵的說道。偽裝襲擊艦最大的優勢就是偽裝,如果要確定對方身份後再交戰的話,輕則對方已經跑了。重則讓對方佔得先機甚至把你幹掉,為此。直線思維的馬卡諾夫想出了這個辦法,海上除了我的軍艦沒有別的船了,這總不至於打錯吧?不少字?在9月3日發動總攻不代表,9月3日前不作為,這些船在出發前領導一份俄國船運表,在總攻前,他們將負責對可疑船隻盯梢。。當然,要是有那個不長眼的主動挑釁的話,順手幹掉也行,但是前提是儘量不要打草驚蛇!
在清理日本海上的襲擊艦的同時,海上的運輸也必須保證暢通,陸軍的補給也必須夠用,秉承這個原則,俄國人一邊命令運輸船舶從庫頁島出發進入太平洋繞行補給,一面從庫頁島大量徵集物資以便維持駐日本俄軍的消耗。當然這種應急舉動有頗多的限制,其中第一點就是不能長久。無論是就地徵集物資還是繞行運輸都會帶來很大的副作用,前者不用說會損害到不少人的利益,後者則更加費時費力。所以這僅僅是權宜之計。什麼?你說俄國人為何不再北海道徵集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