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缸的人還是夠意思的,為了支援俄軍,他們幾乎把前線的庫存都掏空了。並且還臨時追加了空中支援,就在剛才,加侖將軍剛剛得到了1個4中隊制的戰鬥機大隊和2個攻擊機中隊的使用權。在這種情況下,華夏空軍能把將近100架飛機調撥給俄軍也算仁至義盡了。
第一道防線被攻破了,加侖將軍並不擔心,在他的計劃中,第二道防線也是可以拋棄的,但是前提是必須要讓奧匈軍團投入全部的預備隊。只有第三道防線才是最關鍵的,即使將部隊拼光也絕對不能失守,因為在他們後面就是關係到十萬大軍的後勤中樞和大量的前線機場。根據和華夏之間的約定,後者需要3天左右的時間來完成軍隊調集和迂迴。同時據說還要等待空降兵切斷奧匈軍團的運輸線。所以從現在開始算,加侖將軍至少還需要堅守3天!
“情況如何?”施拉格親自趕到剛剛佔領的陣地視察戰場。空氣中瀰漫的焦糊和血腥的氣味混雜在一起讓人做嘔。放眼望去,整個戰場上佈滿了各種武器的殘骸和屍體。大大小小的彈坑散步期間。如此慘烈的場景彷彿又回到了1戰中血腥的凡爾登戰場上。
“剛剛參戰的一個步兵營和三個裝甲連幾乎被打殘。對方抵抗非常頑強,傷亡出乎意料,而且我們消耗了太多的彈藥,主攻師的彈藥存量可能無法支援再打一場這樣的大戰了。擔任策應的步兵突擊也被打退。我們計程車兵曾經多次衝入對方的塹壕之中,但是都被打了出來,情況十分不好。”旁邊的海頓少將回答道。
“也就是說主攻師無法承擔下面的戰鬥了?我一直對你們薩爾茨堡師格外看重的,而你們也沒讓我失望,無論是開始擊潰印度軍團還是剛才的血戰都無愧於你們精銳的稱號,眼看就要成功了。為何還要在這一刻退縮?你們要是頂不住了,那麼勝利的桂冠就要人別人拿走了!”事實上施拉格一直低估了對手的力量。一直認為只要再努力一把就可以獲得勝利,作為他最看重的下屬,海頓少將的薩爾茨堡師被作為攻堅的主力。老將軍一直想讓自己最得意的下屬能有所表現。
“還有兩條防線,雖然您儘可能的為我和我的部隊提供了幫助,但是,打到現在,我的一線戰鬥人員損失已經接近2成。裝備損失接近3成。怎麼打?”海頓少將眼中顯出一絲苦澀。
“我可以把波西米亞師的部隊劃撥給你。這次機會難得。你要好好把握!”施拉格的做法很不地道。呂貝南帶著自己的部隊辛辛苦苦趕到戰場,得到結果確實大量原本屬於自己的部隊被支援友軍作戰,這讓他心裡十分不好受。不過作為非奧地利和匈牙利出身的軍官,要是直接上來就要求替換掉已經疲敝的友軍,這樣做也是有點不地道。不過在施拉格暗示自己會給波西米亞師一個交待後,大戰在即的呂貝南也不好過於糾纏,經過一番協調之後,獲得增援的薩爾茨堡師重振旗鼓,向著第二道防線衝去!
很快施拉格就發現對方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之間空隙有點大,平均距離足有8公里左右的寬度。如果再加上第一道防線原本的寬度的話,那麼位於後方的奧匈軍團遠端火炮部隊的射程就不夠了。和加侖將軍設想的不一樣的是,奧匈部隊的170MM重炮數量極少,只有8門,關鍵還是要靠斯柯達150MM加農炮。所以如果想要進攻的話,那就必須讓後方重炮部隊前移。而重炮群的前移伴隨著各種補給車輛和保障部隊的移動,還需要構築新的陣地。這可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移動期間不能支援部隊作戰,那就只能等,移動過去後。自己新的炮兵陣地就有可能處於對方的重炮群打擊之內,這可是牽引火炮,不是自行火炮,一看情況不對可以依靠裝甲和機動能力跑路。二十多噸的火炮要收起並且連上牽引車跑路可是一個大工程。“空軍不是說還有一個聯隊嗎?我們有制空權不怕的。”施拉格最終拍板道。
於是乎。在經過短暫猶豫之後,龐大的奧匈軍團再次向前整體移動。伴隨著呂貝南少將的到位,施拉格紙面上的5個師終於全盤入場!而與此同時,田勇的部隊也在加緊準備,在彭毅保證南面的古德里安戰鬥群不會給他造成太大麻煩的時候,田勇終於可以一心一意的對付奧地利人了。
如果說前面的戰鬥已經可以用山呼海嘯來形容的話。那麼接下來奧匈主力和華夏全力支援的俄國軍團之間的交戰完全就可以用火星撞地球來形容了。在第一輪攻擊中施拉格就投入了整整4個營的兵力!上百輛各種坦克和坦克殲擊車組成的巨大楔型陣型如同一柄巨斧一般砍向對手。而在他們後面則是更多的步兵和支援車輛,考慮到俄軍的戰術,奧匈軍團刻意控制了突擊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