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傾斜。歐洲力量變的相對較弱的情況下,建立一支敵後反抗軍來消耗和遲滯同盟國的軍事行動。”徐傑在和羅斯福的電話中這樣建議道。
從歷史上看,德國在戰中除了對付蘇聯和盟國的正規軍之外,還要在自己的佔領區部署大量的軍隊和準軍事組織來對抗風起雲湧的抵抗組織。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南斯拉夫的游擊隊領導人鐵托。在巴爾幹地區,這位大能最終拉出了幾十萬的游擊隊。雖然這些游擊隊的戰鬥力並不能和他們的人數相一致,但是牽制了德國大量的資源卻是事實。而在這個位面上,隨著同盟國佔領區域的不斷擴大,發展游擊戰的地區也隨之擴大。
不過這一次,徐傑選擇的不是巴爾幹地區,因為和歷史上德國快速佔領巴爾幹半島不同,奧匈帝國在此之前就已經擁有了巴爾幹半島的部分地區,而等到1戰結束後幾乎徹底吞掉巴爾幹半島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統治基礎絕非歷史上德國人可以比的。選擇游擊區肯定要選擇對方剛剛控制還不鞏固的地區,比如說義大利本土和利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