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無疑是最好的,英國人行動效率越高,那麼他離自己最初的目標也就越遠!而當英國人根據自己錯誤的戰略來規劃行動的時候,那麼華夏則將計就計,把英國也巧妙的拉進了自己所設的局中。接英國人的力量來分擔德國造成的壓力!
“其實這也不算坑人,我們都為英國人守住印度付出那麼多了,英國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也必須付出一些代價嗎?既然英國人想守南部,並且進佔東南部,那麼我們就給他們創造一個機會吧。”徐傑看著地圖自語道。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anhei016的月票支援~~~。(未完待續)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聯合防禦
英國人覺得既然華夏和自己在伊朗問題上如此的合拍,那麼接下來就需要界定一下雙方的任務和實力範圍了,以及在未來華夏和英國人如何在伊朗展開配合的問題了。而華夏對英國人的提議表示贊同,並且開始和英國人就這些問題展開討論,這也預示著華夏和協約國在伊朗的行動進入了實質階段。
首先華夏和英國人把整個伊朗劃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華夏控制權、英國控制區、隨時可以放棄的區域。前面兩個區域自然可以理解,那麼劃分第三個區域又是為了什麼呢?好吧,說白了就是有些地方是肯定守不住的,與其往裡頭白白扔兵力和裝備,還不如早點捨棄了為好。
按照英國人的想法,所有霍爾木茲海峽以西的伊朗沿海省份都是可以放棄的,因為這裡距離土耳其太近,而駐紮在法奧的同盟國印度洋艦隊又可以輕易的在伊朗脆弱的海防線上隨意發起登陸作戰,協約國水面艦隊再厲害,也不敢進入波斯灣這個狹窄的水域和同盟國艦隊以及陸基航空兵拼個你死我活,所以從英國人的角度來看,放棄這個區域是十分正常的選擇。但是可惜的是華夏可不這樣認為,原因很簡單,華夏防守的是北方,你把南方直接扔給了德國人,然後讓華夏承受對手的兩面夾擊,你當華夏是凱子嗎?
於是乎,華夏和英國人就可放棄區域的界定問題上爆發了第一場衝突!英國人以這片區域無法防禦為由堅決要求放棄,而華夏則以自己側翼安危為由要求英國人即使再難也要拖住一段時間,以便讓華夏可以解決北面的危機後再來應付南邊的敵人。所以華夏的意見是靠近雙方邊界地區的胡齊斯坦省可以放棄,布什爾省和霍爾木茲甘省也可以放棄,但是法爾斯省以及伊茲法罕省絕對不能輕易放棄,至少在開戰之初不能放棄。
“大英帝國參與伊朗戰爭的根本目的是保衛帝國在南亞殖民地。而不是將部隊白白的送到德國人鐵鉗下送死的,在伊朗西南部的戰鬥是沒有意義的,英國陸軍不會為了無意義的地區投入太多的兵力的。更何況。當年即使協約國和華夏全力幫助義大利都無法阻止德國人,而現在。伊朗軍隊的水平遠不如義大利,而所要面對的敵人更加強大,保住伊朗並不現實。”代表英國參與談判的丘吉爾反覆強調英國的戰略目標,同時也從側面說明伊朗既然守不住,倒不如放棄。
“大英帝國的軍隊不能做無畏的犧牲。難道華夏男兒就可以為了別人的利益白白血灑沙場?”聽到丘吉爾這番話,徐傑立馬就火了!丘吉爾果然不愧為是一個堅定的英國利益至上者,但是拜託,就算你真是這樣。你也不能這樣露骨啊,而且必要的時候為了大局也要做出一些犧牲吧!
“英國陸軍在伊朗作戰好歹也是為了保衛印度,那麼請閣下告訴我,我們在伊朗部署的陸軍超過了貴國,同時給予伊朗大量的物資和資金援助,那麼我們的利益是什麼?如果我們不能獲得本該屬於自己的利益,那麼我們為何還要在伊朗作戰?別跟我扯以前的約定,之前所有的探討只是意向。真正的作戰計劃還沒有制定完成,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貴國既然如此吝嗇,那麼也不能怪我們不遵守承諾!另外。我想說一句,伊朗淪陷了,印度將直面同盟國的兵鋒。而對於華夏來說,同盟國和華夏直接還隔著一個廣闊的南亞次大陸!沒了印度,華夏還是華夏。但是對於英國來說,沒了印度英國還配稱大英帝國嗎?”徐傑的話語中充滿了諷刺和威脅,而這讓一向心高氣傲的丘吉爾十分的不滿。…
徐傑根本沒有給丘吉爾發洩不滿的機會,在說完後悍然決定休會!按照徐傑的話說,這是先讓丘吉爾這個狂妄自大,還沉浸在100年前大英帝國天下無敵的夢境中的傢伙先清醒一下!會議被無限期拖延,徐傑絕對這一次絕對不能向英國人示弱。對方比自己要急!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有一句話叫皇帝不急太監急,華夏是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