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部分(2 / 4)

小說:華夏海權 作者:淘氣

重要戰略基石。甚至於德國還打算在原來伊朗的石油工業體系上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石化工業體系,這其中包括高標號汽油的生產、柴油和中低品質潤滑油的生產,合成橡膠等等。這將極大的減輕德*隊的後勤壓力。至於說將整個國家納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中,德國人暫時沒有這個想法,畢竟在計劃中,伊朗首先要作為基地而不是殖民地。

而土耳其人要的就比較多了,首先他們打算至少把包括大不里士在內的伊朗西北部地區納入到自己的版圖之中,如果運氣好一些的話,他們還打算把伊朗西部的阿拉克和博魯傑爾德地區業一口吞下來。和德國一樣的是。伊朗的石油同樣是土耳其人的目標之一,雖然這些石油無論是土耳其人之手還是經過德國人之手最終都要變成同盟國戰車的血液。但是其中巨大的利潤依然讓土耳其人心動。伊朗南部的地區已經讓德國人預定了。那麼除了西北部的油田之外,土耳其人還希望獲得庫姆地區的油田!至少也要用投資的名義分一杯羹!

按照雙方的想法。這場戰爭結束後,德國和土耳其將控制伊朗的西部、中部和南部,剩下的地區恐怕就只有東北部和東部地區了。伊朗這個國家的全部精華都被這兩個國家所瓜分,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雙方之間確實沒有太大的分歧,德國要的是伊朗南部,而土耳其要的是伊朗西部。油田利益分配問題也可以透過協商很好的解決,畢竟伊朗人看重的是經濟利益,而德國人不在乎那點馬克,只要最終這些油能灌進德國的戰車中就可以了。

就在這個時候,從1戰開始就作為攪局者的奧匈帝國又開始動了!奧匈帝國無意在伊朗獲得多少殖民地,但是帝國的發展需要石油。從目前的同盟國內部油料分配上來看,奧匈帝國反而是最悲催的,德國和土耳其共享著外高加索和兩河流域的油田。羅馬尼亞和利比亞的油田則大部分是德國人的,只有剩下一點是奧匈帝國的。在費迪南大帝看來這樣的分配十分的不公平!奧匈帝國所控制的油田居然比土耳其人還少!這是他最不能忍受的!當然,德國人最終義大利戰爭戰爭結束後的所作所為也讓他十分的不滿。所以在這次針對伊朗的行動中,奧匈帝國必須有一番作為,以此來保證在未來的資源分配上能有一席之地。

“奧匈帝國必須走出這一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變成和德英法這樣遍佈全球的殖民大國。我們需要印度的原料和巨大的市場,而伊朗顯然是制約我們事先這個計劃的關鍵。我們需要伊朗的資源,並且希望在未來帝*隊可以作為一支獨立的力量來加入印度戰爭。而不是作為某個國家的附庸。”費迪南多次在高層會議上表露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眼中,德奧兩國是近乎平等的盟友,而不是像奧斯曼帝國那樣只能作為德國的附庸。

奧匈帝國雖然在上次戰爭中表現並不好,但是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可以原諒的,首先面對的敵人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華夏、美英法四國,即使最弱的義大利也可以用列強來稱呼。其次奧匈帝國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或者說因為各種原因就沒有打算進行準備,按照威廉二世的說法,奧匈帝國只用提供物資和基地就可以了,德國就可以輕鬆搞定一切,但是誰知最後的情況變成了,對方提前發難,準備打仗的德國都沒準備好,更別說準備打醬油的奧匈帝國了。5國猝然發難的情況下奧匈帝國打出這種水平也算有情可原。當然一想到這裡,費迪南就不由的要暗罵威廉二世幾句。…

按照費迪南的想法,奧匈帝國必須獲得伊朗三成左右的石油收益和至少25%的石油支配權,只有這樣,再加上其它的油田之後,才能充分支援奧匈帝國內部的消耗。要知道現在的奧匈帝國可比1戰前大很多。而隨著汽車、飛機和燃油輪船的激增,帝國的能源需求缺口太大,不但影響了軍事力量的增長,同時也對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

和德國不一樣,威廉二世在德意志帝國中享有最高的權力。而費迪南在奧匈帝國中的權威可能就要大一些折扣了,再加上奧匈帝國是一個二元帝國,本身內部的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就會因為各種問題爭執不休,這也是為何這個國家擁有廣袤的領土、巨大的人口基數卻依然沒有發展到和法德比肩的程度。

不過現在情況發生了些許變化。因為無論是奧地利還是匈牙利都受到了能源短缺的影響,同時經歷過1戰和義大利戰爭後,他們對同盟國的戰鬥力盲目自信。認為跟在德國後面進行戰爭,雖然過程可能曲折一些,但是最終會取得勝利。而從另外一方面他們也低谷了協約國的力量,在他們看來,協約國不過是外強中乾,雖然他們佔據紙面上的優勢,不過在實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