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時的魚雷機也不過1000l的內油。而同時期的輕型蚊式轟炸機也有2300l左右的內油。)如果適當減少內油的話,那麼重量還可以進一步降低。畢竟航母之間正常交戰距離一般也就在300到400km之間,太大的航程沒有必要。這時候拿燃油換取載彈量或者降低自重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你看著,這架飛機幾乎就是為了艦上使用設計的!本身的內油不算多,只有1500l左右。而且使用的是還是半埋式彈倉。相對於內建彈倉和內油較大的雙發飛機,這款飛機的重量很低。空重才5噸多。而兩臺發動機提供的輸出也很大,功重比並不低,起飛距離說不定和滿載單發魚雷機不相上下。至於說魚雷放哪的問題,我的想法是將其直接掛在翼根處,一邊一發。機翼摺疊也可以做到,如果能換上新的1500馬力以上的風冷發動機的話,我看問題不大。”葉銘開始為自己的艦載雙發飛機打廣告。…
“其實吧,如果僅僅是裝魚雷的話,我認為隨著發動機功率的增加,以後單發飛機也能裝2發魚雷。一發魚雷才多少?不過900kg上下。加一起也不過2噸吧。華夏和協約國已經開始討論2000馬力級別的新的發動機研發計劃了。而且還有彈射器解決起飛問題,所以說單發飛機帶兩發魚雷還是可行的。”蘇默索然無味的說道。他不是沒想過雙發飛機上艦,但是絕對不會為了單純帶魚雷而上雙發飛機。
“知道嗎?總裝備部那邊已經開始研製制導武器了。目前進展還算順利,第一種制導炸彈在未來1年內就可以進入靶場進行實彈試驗。普通炸彈和魚雷說不定很快就要像戰列艦一樣過時了。”蘇默說道。
“你的意思是讓艦載雙發轟炸機攜帶制導武器?你的意思我多少明白了一點,其實你也是同意研發艦載雙發飛機的,只不過你的眼光更遠一些。”葉銘若有所思的說道。“雖然這個想法很不錯,但是從目前來看想實現這個目標還是很難的。先不說制導武器什麼時候造出來,造出來以後肯定要加裝一些指導裝置和操作人員。這樣的話飛機體積必然增加,隨之而來的是重量增加。而要是保證載彈量不變的話,那麼飛機的總重很有可能超過航空母艦可以起飛的最大重量。雖然這個前景十分誘人,但是其中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也是。這個設想想要實現困難確實很多。我們已經提出了建議,具體行不行就要看技術部門的了。”蘇默說道。“沒想到你的門路也挺多的啊?用不用兄弟我幫你一把?”葉銘有些詫異的打量了一下蘇默。隨後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道。
“不用了,要是我都不行的話。估計能行的沒幾個人了。”看著略顯詫異的葉銘,蘇默不動聲色的說道。這些東西還是交給姐夫和總裝備部吧。
而就在蘇默和葉銘對這架飛機品頭論足的時候,徐傑同樣也在考慮雙發艦載機上艦和裝備制導武器的問題,其中的優勢自然不用多說,想想一隊艦載機把一噸多重的炸彈扔到對方航母上的情景,徐傑就激動不已。而且相對於單發飛機來說,雙發飛機也確實有很大的優勢。如果單純說載彈量的話,恐怕和ad1天空襲擊者相比並不會多太多,但是雙發飛機的過載掛架承重能力可比單發飛機高多了,ad1有三個過載掛架,但是最大隻有2000磅的標準載荷,這個重量想要搭載大威力反艦導彈幾乎不可能。按照徐傑的想法,反艦導彈戰鬥部的重量應該不小於800kg。即使發動機工作時間只有十幾秒鐘,剩下的不到100kg的重量顯然放不下一臺發動機和燃料。
而雙發飛機的翼根掛架的承重能力就要高很多了,參考ju88和do217掛載的弗裡茨x炸彈高達1570kg的重量。那麼翼根掛架至少是3500磅以上的承重能力。所以說,這些制導武器只有雙發飛機能掛載,而單發飛機即使總載彈量不低,因為掛架和機體結構的強度問題也不可能攜帶這種炸彈。
除了掛架之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時代科技對制導武器使用限制的問題,理論上,戰列艦上的火控系統幾乎不用人為干涉。但是這麼複雜的系統能不能裝到飛機上還很難說,所以從保守的角度來說,每一架飛機都需要配上專門的制導武器操作人員。一個人只能操作一發炸彈,如果想要兩發同時射擊的話,至少需要兩個人,再加上一個飛行員,那麼就需要3個人,再加上需要容納相關的觀瞄裝置和機械計算機的話,這個重量和體積肯定不小,單發飛機根本無法容納。…
如果按照歷史上的資料來看,一架中型轟炸機的載彈量和載油量加在一起也就是4噸左右。而2戰時期一架雙發飛機即使不要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