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戰中損失殆盡,最後一次雖然集結了一支強大的艦隊,但是官兵素質上的頹勢已經盡顯,我不懷疑埃森將軍的能力,但是他的才華必須有人去執行!如果對德國人造成的困擾不大,不能影響德國高層的決策的話,那麼我們的計劃將無從實施。”傑里科對丘吉爾的計劃不抱太大希望,畢竟這位海軍大臣是一個合格的官僚,可以協調內部的各種關係,但是絕對不是一名將領,他的計劃聽聽就行了,而不能當真。。…。
“給我三個月的時間我就可以讓義大利海軍變成歷史名詞!”貝蒂不以為然的說道,自從打的希佩爾艦隊抱頭鼠竄之後。貝蒂就越發的目中無人。而當得知本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將服役後。而且丘吉爾等一干海軍高層傾向於將這一級威力強大的快速戰艦劃撥給他之後,他就更加自信心膨脹起來。到了1915年5月,他將獲得1到2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到時候擁有10艘主力艦的貝蒂又足夠的信心憑藉一支艦隊就可以把義大利人打敗。
當然,這一切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海軍高層,尤其是傑里科同意自己帶隊前往地中海!這段時間德國海軍好像縮頭烏龜一般躲在軍港中不出來,讓上次佔了便宜的貝蒂感到十分的窩火,甚至有一種慾求不滿的情緒在裡面,他和希佩爾接觸過。此人絕對不是一個吃一次虧就縮脖子的主。唯一的可能就是德國高層限制了德國海軍的行動。而這在貝蒂看來絕對算得上一個壞訊息。
於是乎。無聊的時候貝蒂看著大比例海圖不斷的揣測著下一次海軍可能爆發的地點。印度洋不可能,無論是斯佩伯爵還是托馬斯他們只有一個港口,幾乎屬於那種大家彼此都盯著。但是誰都不敢輕易動的那種。德國不敢動是怕自己的歸路被英國人封鎖,而英國人不敢動也是同樣的原因,怕孟買港被夷為平地,要知道,孟買港的防禦設施可擋不住4艘無畏艦多達36門14寸炮的攻擊!。…。
而最可能爆發衝突的地方只有一處,那就是地中海,在成功擊敗法國艦隊後,義大利人接過了地中海的航行權,並且掩護登陸部隊前往意屬北非與原來駐紮在那裡的義大利軍隊一起向著埃及前進。埃及的存亡關係著兩大戰爭集團的態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義大利海軍必須保持海路的暢通,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主力艦隊一定會出港伴隨船隊運輸,而只要出來。貝蒂就絕對有機會!…。
雖然第谷帶領義大利艦隊打贏了法國人,但是貝蒂依然不認可義大利海軍的戰鬥力,法國人沒什麼了不起,同樣,利用“偷襲”的優勢打敗法國人的義大利同樣沒什麼了不起!順帶,貝蒂還鄙視了一把托馬斯,他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他應該率領印度洋支隊展開對義大利艦隊的追擊,而不是撤退!在他眼裡那絕對是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一個一戰可以解決地中海問題的機會,而在天大的機會面前,托馬斯這個膽小鬼居然放棄了!
相對於托馬斯,貝蒂手中顯然有更好的牌可以打,現在貝蒂手中就有8艘戰列巡洋艦!加上殘存的法國艦隊,這支聯合艦隊的力量將直接壓倒意奧艦隊,至少在他眼中是這樣。他喜歡這種火力兇悍動作敏捷的猶如獵豹一般的戰艦。而不是那種依靠重甲保護,走的慢慢悠悠的戰列艦,在貝蒂的字典中,進攻和用超強的火力壓倒對手才是取勝的關鍵。。而發揮火力的關鍵是要能夠得著對手!他認為戰列巡洋艦充分結合了英國海軍進攻至上的思想!只要他能咬住義大利艦隊,那麼對方絕對跑不掉!。…。
更為重要的是,伴隨著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服役,貝蒂的艦隊將得到進一步的增強,甚至在地中海航路被切斷後,傑里科也認同了這一點。當得到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快速戰列艦後,貝蒂有信心挑戰除公海艦隊本隊之外的所有同盟國艦隊!
而經過一番探討之後,英國人認為如果德國海軍沒有行動,那麼維持現狀是最好的,而如果俄國人一旦行動後,再確鑿得知德國公海艦隊將部分戰艦調往波羅的海後,英國人將集中全部快速戰艦迅速馳援地中海,與殘存的法國艦隊一起攻擊為運輸船隊掩護的義大利海軍,以求解決埃及的危機重新打通東西地中海的聯絡。
與此同時。英國人也在和荷蘭人進行交涉,荷蘭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美國人作為自己的戰艦建造國,不過在其中提供資金設計和外交支援的英國人表示需要分一杯羹。兩艘荷蘭戰艦被命名為阿姆斯特丹號和七省號,以用來紀念在華俄第二次戰爭中被擊毀的兩艘荷蘭主力艦。而且這兩艘戰艦和它們的前輩一樣都被設計成了快速戰列艦。其母本為英國海軍自己建造的虎號戰列艦,這級戰列艦幾乎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