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投入到北海的話,那舍爾等人只能回去洗洗睡了,出去就是作死啊!當然這種可能性比較小,最大的可能是美國艦隊會和法國艦隊一起進入地中海對付同盟國地中海艦隊,但是同時問題又來了,義大利人是否有能力對抗這樣一支強大的艦隊呢?經過上次大戰,同盟國地中海艦隊只剩下12艘主力艦了,而對方則是14艘超無畏,其中有7艘裝備了12門14寸火炮!這火力密度從紙面數值上一個能頂一艘半凱撒啊!
德國海軍部曾經詢問過義大利人,如果美國海軍參戰,義大利海軍能否再次重現前兩次交戰的輝煌,第谷回答的很明確。幾乎不可能!如果僅僅只有11艘美國超無畏的話,義大利人還可以試試,但是加上法國艦隊後,第谷表示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一旦美國艦隊進入地中海,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義大利海軍不願意與之決戰。
經過雙方一番交流後,舍爾等人終於摸清了義大利人的想法,現在是誰都想讓對方先動手來減輕自己這邊的壓力,一方面,舍爾想讓義大利人在地中海鬧出大動靜來以便把美國艦隊牢牢的吸引在地中海,而另一方面,第谷又何嘗不想讓德國公海艦隊在北海和英國人死磕然後導致美國艦隊北上?盟友是什麼?有的時候不僅僅是用來合作的,也是用來算計的!而且義大利人確實有十足的藉口,因為德國和華夏的交惡,華夏給同盟國的援助大打折扣,尤其是各種技術裝備和配件的供應量大減。嚴重影響了義大利戰艦尤其是龍翔號戰鬥力的恢復。所以在短時間內義大利海軍並不傾向於決戰。。…。
而就在德國人和義大利人就誰先動手的問題而爭執不休的時候,英國人和美國人也就怎麼打問題展開爭論,和德意雙方開始耍心眼相比,協約國內部似乎已經定下了行動基調,那就是先南後北,美國艦隊先去地中海把同盟國艦隊打趴下之後,再集中兵力進入北海一起對付德國艦隊。
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許是美國海軍對自己的實力和長時間的訓練成功很是自信,在高層協商一致後,馬吉芬指揮的美國艦隊迅速前往法國,並將在合適的時候和法國艦隊匯合進入地中海。此時,戴罪立功作為副手的西姆斯曾經不止一次問過馬吉芬,為何如此的急躁?因為作為高層的他十分清楚,在國內的來信中並不希望這支耗時培養了近20年的艦隊就這樣投入戰鬥。海軍不比陸軍,一旦出現重大傷亡補充起來是很慢的。…。
“我總有一種預感,北面的情況也許並不像英國人想象的那麼好,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自從日德蘭海戰過後,德國人的6艘無畏艦貌似就從來沒有出過海?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馬吉芬有些擔憂的說道。。…。
“日德蘭大海戰雖然英國人失敗了,但是德國海軍損失也十分慘重,所有主力艦各個帶傷。修理的週期相當長,而且隨後德國快速艦隊先參加了與俄國艦隊的交戰,又被托馬斯將軍擊敗過,兩艘毛奇級快速戰列艦再一次近了船塢,而且這一年中德國又完工了4艘俾斯麥級戰列艦。。而去年的最後幾個月德國海軍都投入了對俄國海軍的圍剿之中,德國公海艦隊在去年的出動率其實很高的,戰艦維修和維護任務也十分繁重。這六艘戰艦可能一直沒有完全修好吧?”
“況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圍攻俄國艦隊似乎並不需要這些老舊的戰艦,德國人有14艘超無畏,完全可以把俄國艦隊滅掉好幾次。”西姆斯看著臉色有些陰沉的馬吉芬說道。
“難道這就需要1年的時間嗎?”馬吉芬反問道。
“尊敬的中將先生。您最近是怎麼了?這樣的話你在一個月總已經說了不下5回了!我們的情報網和英國人的情報都再三說明了這些戰艦沒有出現在海戰中,一支在港口的船塢中。再說了不就是6艘無畏艦嗎?有什麼好怕的?德國人的12寸炮連英國人的紙皮超無畏都打不沉。”西姆斯實在搞不明白為何馬吉芬對這6艘無畏艦耿耿於懷,數年的廝殺已經告訴世界,12寸艦炮的無畏艦作用十分有限,馬吉芬為何不把重點放在俾斯麥號和龍翔號這樣的龐然大物身上。而是一支關注這些小船呢?。…。
“他們在改裝的,一定是的!他們在改裝,就像當年華夏做的一樣!時間絕對夠了,1年的時間呢!這件事情必須要告訴海軍部,還要告訴英國人,讓他們提前防範,如果這些戰艦從12寸炮變成350重炮的話,那就太可怕了!”馬吉芬騰地一下站起來說道。
“建議您先和國內聯絡,不要和英國人建立直接的聯絡,這樣不符合規則。西姆斯立即勸阻道。
感謝書友zhouyu1976和書友hu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