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的失敗!。…。
“這是惡魔才能幹出的事情!德國人和他們的魔鬼皇帝必然要付出代價!”當霞飛將軍聽聞德國人居然大量使用毒氣的訊息後,暴怒的霞飛發誓要讓德國人嚐到同樣的痛苦,毒氣這個惡魔一旦放出,就再也回不去了,協約國的化工廠開始大量生產氯氣這種致命的氣體並準備將其作為武器使用。
在最後一刻,克魯格和興登堡同時取得了戰場上的優勢,前者在轟炸機的毒氣彈的幫助下不僅擋住了法*隊的攻擊更是重創了法軍。而後者的裝甲矛頭則成功的在協約國陣地上釘入了數個楔子。但是此時。他們也都意識到雖然德軍可以擊敗對手,但是卻無法將對手徹底吃掉。如果協約*隊想撤離的話,只要安排的次序得當,部隊之間相互掩護的話,德軍很難擴大戰果。對於資源稀缺的德國來說,戰鬥打成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的意義實在有限。
而協約國在戰鬥中付出了更大的代價,負責從側翼攻擊的英美聯軍被證明了並不適合正面交戰,前期取得的優勢在陣地戰中丟的一乾二淨。剛剛裝備不久的輪式裝甲車被大量摧毀或者遺棄。而曾經在戰鬥中大顯神威的英國皇家空軍也極大的透支了自己的戰鬥力,短短几天的時間,在法國的英國皇家空軍損失了3成左右的飛機和2成左右的飛行員。在短時間內幾乎是無法恢復了。而法國陸軍更慘,他們和德軍交戰時間更長,損失也更加慘重,經過兩年多的交戰和這次決戰,法國有經驗的官兵幾乎已經被消耗乾淨,剩下新招計程車兵則完全可以用毫無經驗來形容。而付出了慘重代價後,協約國所實現的目的也不過是讓德軍最終撤到了亞眠附近,德國人依然佔據著法國的大片領土。。…。
感謝書友zhouyu1976和書友hukaikaka的打賞~~~。。
第九百三十章 固執的威廉
皇帝攻勢最終還是和歷史上的施裡芬計劃一樣並沒能打垮法國。不過和歷史上不同的是,德國人佔據了更大的場面上的優勢,當然這個優勢並不是一次戰役就可以打出來的,而是因為前兩年英法在德國的西壁防線上放血所致,法國人力資源相對於德國來說嚴重缺乏,這是個不爭的事實。連續兩年的攻堅戰已經讓法國陸軍捉襟見肘。而在這次德軍的攻勢中,法國有丟掉了大量的裝甲部隊。實際上,從鋼產量等硬性工業指標上來看,用法國與德國之間的差距更大,英法兩家才幾乎和德國持平。戰鬥打到這個份上,法軍可以說從人力和裝備上來講都已經面臨枯竭的危險。至於說英國人嗎?英國從來就不是一個陸軍大國,也許同等數量下的陸軍部隊英國算得上精銳,但是數量差距太大了!
所以說,雖然皇帝攻勢沒能取得成功,但是德國也不至於像小毛奇說道那樣:“陛下。。我們失去了戰爭。”同理,小毛奇也不會被威廉二世免職。德國陸軍控制了法國東北部大片的地方,接管了那裡的交通線和部分沒能運走的物資,同時繳獲了大量裝備。英美練軍雖然可以撤退,但是重灌備還是留下了不少。不過這場大戰對於德國來說同樣不可承受,至少有6個裝甲師被打殘。其它部隊也必須撤下來整編,歷時一個多月的攻勢結束後,雙方都沒能給予對手致命的一擊,而不得不重新進入了塹壕對峙階段,開始在塹壕的保護下休養精神繼續作戰。。…。
如果僅僅從英法德三國的角度來看,德國這一次戰役是賺到了,法國陸軍潛力幾乎見底,英國人也遭到了重創,雖然德國在這場交戰中付出了近60萬精銳的代價,但是這對於只用面對西線的德軍來說並不是什麼不可以接受的代價。德國總參謀部認為如果沒有外力介入的話。那麼即使德軍就是消耗也能把法國人打趴下!但是問題是。可能沒外力介入嗎?
“美國人已經派遣大量的陸軍參加到了歐洲的戰局之中,在保持對美國的剋制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必須在美國徹底發力之前結束歐洲的戰爭,為此我們必須以任何手段來牽制美國對協約國的增援!”威廉二世在得知美軍參戰後終於決定和美國開戰。此時美國的行為已經逼迫德國不得不宣戰,如果說僅僅是給協約國提供物資的話,德國還可以忍受,但是現在,當美國大兵踏上歐洲大陸的那一刻起,雙方已經沒有了任何迴旋的餘地,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1917年3月20日,德國以美國違反中立條款為由下令所有在大洋上游弋的潛艇部隊展開無限制潛艇戰。3月21日。一艘滿載著士兵和物資的美國運輸船自由號被擊沉。3000多名士兵和數千噸物資沉入海底。3月23日,美國政府正式和德國宣戰,至此,在歐洲大戰進行了將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