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絕大部分都沒有進入軍隊服役。。。。。。可謂是生不逢時啊。。…。
這些在2戰期間或許有些雞肋的東西要是用到現在戰場上可就不一樣了,首先,第一個好處就是法國東北部雖然是丘陵地帶,但是好歹道路情況不錯,搞不出8*8的話透過問題也不大。只要弄個8輪車就可以。第二。。1戰有什麼硬東西可以打?根據戰場的情況來看l50級別的火炮就可以幹掉絕大部分裝甲目標了,英國人有長管6磅炮,這東西威力足夠了。不存在2戰中234車族碰上的威力不足的問題。第三,就是能打動它的真不多的裝甲幾乎可以抵禦37mm炮一點問題都沒有。德國陸軍步兵武器有什麼?最多不過是機槍迫擊炮而已,根本打不穿這些戰車,一些50mm加農炮在中近距離也可以打穿,但是這些東西除了坦克上裝備的有一定機動性之外,步兵拖曳的根本沒有機動性可言,只能用於防禦和設伏。但是問題是現在德國人是進攻啊,怎麼防禦啊!
所以說從防護上來講,這款戰車除了面對德國人的坦克或者少量的戰防炮之外,只要不是被流彈直接砸上其它的情況下幾乎可以無視絕大部分攻擊,而且為了保護脆弱的輪胎部分,華夏的武器設計師們還專門配上了裙帶板。說道生存性。這款車還有一個大優點就是體型較小而且移動迅速。挖一個淺坑進去就真的只有巴掌大的地反露在外面了,以1戰的標準來看,想用坦克炮擊中這麼小的東西確實不容易。雖然現在的科技水平還造不出能在公路上跑出80到90km高速的東東,但是跑50到60還是可能的,要是真的跑起來的話,那可真是轉進如風啊!再加上超長的行程,一輛車加滿油怎麼也能跑500km左右。這基本上加一次油就能到達戰場的絕大部分地區了,妥妥的救火隊啊!。…。
更重要的是廉價,當然,這種廉價是和標準的坦克去比,和坦克對射時,長50mm級別的炮甚至是75mm炮幾乎可以保證相互摧毀。拿一個輪式裝甲車換一輛坦克那明顯是賺多了!秉承節省資源,方便後勤和多功能化的要求,華夏的設計師們在一款八輪車的地盤上生產出了一系列多功能戰車。當然。絕大部分是武器不同,其它的基本上都一樣級別的火炮是必須裝的,在英國人的要求下,專門換成了英國人自己生產的57mml50加農炮,榴彈炮車不用75mm級別的了,英國人感覺有點小,所以換成了自己的24磅炮火炮。至於反坦克戰車嗎?考慮到法國人也有很大的反坦克需求,所以,在經過一番協調後,決定採用法國的75mm加農炮作為協約國的統一配置。另外為了增加近距離火力,華夏還專門為協約國生產了一款裝備有線膛迫擊炮的戰車。除此之外,還有裝備機槍或者37mm呯呯炮的偵察型戰車。
整款戰車的重量在8噸左右,正面是20mm的傾斜裝甲,側面和後面維持8mm不變。最大速度在45km左右,行程十分有保障,至少有300千米以上。更重要的是這東西訓練起來比較容易,會開車嗎?會開車的話接受一段時間配需就可以了。比訓練坦克上要容易的多,後來為了增加反步兵能力,華夏設計師們還增加了一挺機槍以及拋雷器等武器。…。
。…。
不過貌似單純的機動部隊還是不太夠的,畢竟這只是想法抵消了德國人的裝甲矛頭,在炮兵方面的法國人和英國人的戰術水平和裝備相對於德奧來說還是差了一些。在權衡之後,華夏決定再給英國人派遣一些炮兵指揮官,同時出售一批大口徑加農炮。。這些重炮的人物只有一個,那就是壓制德國的遠端炮兵。為了增加這些火炮的機動性,還專門配屬了重型牽引車。當然這些也都是花錢的。
徐傑還是怕不夠,想了想後,又決定繼續利用這次機會開始大量清空倉庫,像各種機槍步槍和地雷這些東西更是隻要對方要。華夏就賣。而且在這些產品中還有兩種比較特別的地雷,一種就是徐傑模仿2戰中的跳雷,這種地雷被激發後會上竄到近2米的空中然後爆炸,直接從上到下來一個覆蓋!讓人無處可躲而且專門爆頭!殺傷力巨大,而另一種地雷則是隻有半個巴掌大小。裡面的戰鬥部更是小的可憐,這種地雷只能炸傷人的腿,然後迫使對反撤出戰鬥,開始的時候法國人對這些東西十分不喜歡,感覺生產者太黑了,炸藥都不多裝,嚇唬誰呢?但是當用過之後,他們發現製造這玩意的人真是太黑太黑了!。…。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快風、9527的月票支援~~~。。
第九百二十一章 美國人登場了
“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對德國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