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部分(3 / 4)

小說:華夏海權 作者:淘氣

感到無法容忍,在最後關頭,貝蒂居然螳臂當車般的阻攔德國艦隊,造成了英國海軍再次損失2艘戰艦,這種行為在某些人看來簡直就是犯罪!好吧。這些紙上談兵的傢伙可能忘了當年對托馬斯在馬耳他海戰中退出戰鬥時的指責,現在指責貝蒂冒進的人中有不少就是當年曾經指責托馬斯沒有乘勝追擊的人。不過不幸中的萬幸是,貝蒂好歹打沉了德國人兩艘主力艦。

但是根據可靠訊息,即使這樣。貝蒂也有可能會被迫辭去大艦隊快速艦隊司令的職務而去地中海。而接任他的將是不久後從印度洋帶著艦隊繞過非洲回到地中海的托馬斯!貝蒂將指揮4艘海外領級戰列艦和法國剩餘戰艦來牽制地中海的同盟國艦隊。而托馬斯將指揮快速艦隊,與老上司一起對付德國公海艦隊!

接二連三的挫折並沒有讓英國海軍放棄海上爭勝的雄心,平心而論,一切的錯誤和大艦隊其實關係並不大,首先是情報系統的情報失誤。他們過分依賴那份從天而降的密碼本而導致落入了德國人的圈套。其次那就是準備問題了,從實戰的統計上來看,英德海軍的命中率其實並不差。否則的話,傑里科也不會單純憑更像高爆彈的穿甲彈把三艘凱撒打成重傷。英國海軍還是想以前那樣士氣高漲,期望在下一次交戰中報仇雪恨。而更讓他們深受鼓舞的是,新的戰艦即將到來。。…。

不僅僅是在這次海戰中經受了德國艦隊艦炮考驗的女王級戰列艦。還有速度雖然慢點,但是防護更好的復仇級戰列艦。更為重要的是,英國人已經開工的海軍上將級戰列艦也將加班加點繼續工作,他們比女王級戰列艦更加強大!(當然航速上是不如的。)

8門16寸火炮的快速戰列艦!排水量高達3萬4千噸!最大輸出功率為6萬馬力!最大航速高達24節!裝甲帶高度在4米以上。而且還是傾斜18度的14寸裝甲,炮塔正面裝甲和炮座裝甲厚度也被提升到了16寸。這一次是徐傑失算了,歷史上各國研製16寸炮的速度確實很慢,一方面是因為技術難度確實大,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沒什麼壓力。最先出16寸炮的兩個國家日本和美國開始並沒有面臨著戰爭威脅,別看日本是協約國。但是除了承擔護航任務和個別的戰鬥任務之外,其它的時候並沒有參與到戰爭之中。歐洲那邊打生打死,而日本還在亞洲安心的發展賺錢,以至於英法意三國到最後都打窮了,日本還有餘力展開造艦競賽,不僅僅是2艘長門,甚至還有加賀和天城級戰列巡洋艦!…。

。…。

另外一點非常重要的是,因為徐傑的出現,技術研發的速度有了一定的提前,英國人很早就完成了15寸炮的研製工作。只不過因為大膽號事件延誤了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導致了15寸炮列裝時間的後延,不過火炮很早就有了,美國人裝備14寸炮的腳步也大大提前,所以16寸炮的研發程序也被提前。這一來二去的,英國人在海軍上將級戰列艦上裝備16寸45l主炮貌似還真的可行!畢竟海軍上將號至少還要2年多才能服役!

要說海軍上將級戰列艦的開工還有一些義大利因素在裡面。英國人一直追求的是絕對的優勢,而在義大利人出其不意的重創了法國人,而美國有沒有立即參戰的想法的時候,英國人意識到為了保證絕對的海上優勢,5艘女王級快速戰列艦和5艘復仇級戰列艦也許並不夠用!所以在經過一番研究後,英國人決定當年(1914年)開工4艘新的更強大的戰列艦,而這就是被後世稱為一戰最強主力艦的海軍上將級戰列艦。

和歷史上不同的是,真正感受到壓力的英國人沒有像歷史上那樣繼續逗比,如果看看歷史上英國人在完成5艘復仇級戰列艦後新建的戰艦。。完全可以用搞笑來形容。兩艘排水量高達2萬7千噸的聲望型戰列巡洋艦,裝備了6門威力巨大之15寸重炮,輸出高達11。2萬馬力,能跑出30節的高速!但是裝甲才區區6寸!還不如當年的老虎獅子,當然了,聲望1916年9月服役的時候雖然日德蘭海戰已經打完,但是很顯然無法對裝甲進行改進了,錯誤已經鑄成,想改都改不了了。這個咱們暫且原諒它。。…。

但是你說後來在1917年服役的兩艘排水量將近2萬噸,裝備了4門15寸炮,輸出功率9萬馬力航速32節,但是防護只有50mm側弦裝甲的勇敢型輕型戰列巡洋艦算什麼玩意?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裝了15寸炮的前無畏型戰艦?更為可怕的是英國人後來的暴怒型輕型戰列艦上居然裝了2門18寸40l火炮!當然了後來被改成航母。不過總體而言,這些戰艦在剛剛建成的時候都可以用坑爹兩字來形容。而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