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出結果後,楊用霖是必須要回來的,北洋艦隊還是要讓一個足夠給力的人去指揮的,有了美西戰爭的驕人戰績,怕是無論是劉步蟾還是鄧世昌應該都說不出什麼吧?想要完全避免俄國艦隊的破襲戰是不可能,所以,北洋水師和外洋水師的目的就在於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用商船噸位來換取俄國戰艦噸位,逐漸將俄國遠東艦隊消耗掉!。…。
至於陸地上,徐傑的目標可不僅僅是守住東北。。在西伯利亞大鐵路還未貫通之前,在俄國人還要分兵日本的情況下,此時的俄國陸軍完全可以用軟退蝦來形容。僅僅一個後勤限制就足夠拖慢俄國人前進的步伐。只要能保證基本的物資供應,北洋陸軍有信心將俄國人死死堵住,並且將在合適的時機逆推一把。
除了軍事以外,如果平穩的取代清王朝是另一個重要問題。清王朝覆滅後,如何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建立一個整個國家都認可的政府是最重要的問題,北洋實力雖然強悍,但是不能無視南洋和其它地方大員。同時,因為北洋的勢力範圍都在東部沿海一帶。只有劉秉璋在四川。對於西部的控制力比較低。西藏倒是不怕。那麼地勢險峻,英國人是盟友,也不至於趁虛而入。畢竟英國還要靠北洋來遏制俄國,關鍵是新疆和外蒙古,這些地方與沙俄接壤,如果在沙俄的支援下,一些別有用心人很有可能利用各種矛盾挑起事變,也許他們的規模不大,但是一旦留下民族仇恨,那就難辦了!。…。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北洋必須在剩下的一年的時間裡集中精力擴充一支強大的準武裝力量和一批政治工作者,他們將和軍隊一起進入新疆和外蒙古。用來穩定當地的局勢,本著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援助,以安撫為主,但同時對於那些死硬派要堅決打擊,而在正式發動事變之前,北洋也必須提前派出一些特工,在相關區域潛伏起來,以便為今後的軍事行動做準備。
至於政府的組建嗎?徐傑目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想法,北洋居於主導,劉坤一和張之洞是要拉攏的,至於其它的勢力,則是看他們的態度和在此次事變中的表現,先成立一個聯合政府穩住局勢,然後再慢慢的進行更新和淘汰。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
感謝書友地下守衛的打賞,今天的訂閱照樣沒到500。。。。。。。作者辛苦碼字一天連頓午飯也換不回來啊……!大家不覺得坑爹嗎……!(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
甲午之華夏新史第三百七十四章 決戰聖地亞哥
1898年8月16日,整裝完畢的美國艦隊終於再一次駛出軍港,這一次,他們懷著破釜沉舟的意志。將美國海軍最後的家底壓上了。他們賭的是美國海軍幾十年來的榮耀,雖然傷亡慘重,但是此時的美國人充滿了信心,他們相信,對方肯定更加疲憊不堪。“是時候結束這一切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艦隊終將自由行駛在加勒比海!”辛普森上將滿懷信心的說道。
而與此同時,西班牙艦隊也終於在美國艦隊出發後的第3天完成了最後的整備。為了這場戰爭,西班牙人同樣付出了太多的代價,將近10年的準備,無數的金錢和人力,到目前為止,西班牙人也僅僅是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精心的計算和連番苦戰還來的只是一個最終可以擊敗對手的機會。“即使西班牙贏了,在未來的5年之內,西班牙政府將被沉重的債務負擔壓的喘不過氣來。”塞維拉這樣評價這場戰爭。
就這樣。。在1898年的8月21日,美國艦隊終於抵達了聖地亞哥港外,在旗艦衣阿華號的帶領下,三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緊隨其後,4艘戰列艦排成一列縱隊緩緩的出現在聖地亞哥炮臺的視野中。在其後面,是美國海軍此次最後可以參戰的3艘巡洋艦,相對於剛開戰時美國多達15艘的各式巡洋艦,這個數量僅僅是開戰時的五分之一,噸位也不到三分之一。到現在,這些原本不適合主力艦隊交戰的戰艦。也被迫加入戰列線,與前面的4艘戰列艦一起對付恐怖的敵人。。…。
而在這7艘戰艦後面,則是3艘淺水重炮艦,這些資料優良,但是實際效能差勁的產品也被放到了戰爭的祭壇上,他們將作為主力艦隊的補充力量同時也作為攻擊炮臺和港口設施的主力。畢竟戰列艦的主炮炮塔實在是太少了。美國海軍需要將這些炮彈用在最能發揮它們作用的地方。
就在美國艦隊抵達聖地亞哥港的3個小時前。西班牙艦隊主力也離開了港口,而雷擊部隊則分批隱藏在事先選定的位置。而在美國艦隊開始炮擊聖地亞哥港的時候,楊用霖並沒有在第一時間選擇投入戰鬥。他需要美國艦隊完全展開,並且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