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部分(2 / 4)

小說:華夏海權 作者:淘氣

西米亞號航空母艦被擊沉,勞登號航母被重創的責任。這樣的損失不能說不重,但是霍爾迪知道即使這次戰敗了,自己也不會受到多大的指責,因為在他和奧匈帝國高層溝通的時候,他已經提到了班加西可能是個陷阱,而高層強烈要求要打,真打輸了也不能全怪自己,而且從戰術角度講,這次交戰自己確實沒有犯什麼大錯誤。…。

。…。

沒錯,你沒看錯,從宏觀指揮角度來看,同盟國艦隊的高層卻是沒什麼大錯,正如蘇默估計的那樣,同盟國艦隊上空並不缺少戰鬥機,只不過因為一會高一會低頻繁的爬升和戰鬥導致了最終對方突防的時候可用戰鬥機數量太少。霍爾迪和雷德爾留下了足夠的甲板,並且竭力整備出了儘可能多的戰鬥機,但是奈何對方高空高速突防的雙發轟炸機效能太好,超出了大部分德奧戰鬥機攔截的能力,導致為了攔截一波快速轟炸機,自己需要派出更多的飛機。這一點是超出戰前估計的,而且戰前情報部分的分析中認為協約國不可能集中這種快速轟炸機進行集團攻擊。所以要是真的追究責任的話,那麼情報部門首當其衝。

不過即使這樣,霍爾迪還沒有搞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次對方的攻擊機群怎麼就那麼多飛機呢?根據情報顯示,義大利的3艘航空母艦上一共只有不到300架艦載機,就算一艘航空母艦一波最多可以釋放4成的載機,那麼最多一波也只能有120架左右啊。但是實際上,根據情報顯示,這一波飛機至少有140架以上,義大利人怎麼做到的?“對方至少還有一艘航空巡洋艦和一艘航空母艦。”當看到來襲的機群的時候,霍爾迪就這樣判斷。但是隨後偵察機發現了對方艦隊之後,發現義大利人就3艘航空母艦,沒有其它的大型航空單位了。。…。

霍爾迪正在為戰役報告而頭疼的時候,雷德爾也不輕鬆,經過這次戰役後,他認為德國海軍高層需要重新評估義大利海軍的實力以及同盟國和協約國在航空技術等方面的差距了。對於前者。雖然義大利海軍在第一次大戰中的表現也算不錯,各大戰役中除了和馬吉芬的第一次交手吃了點虧之外,剩下的都是勝利,但是德國海軍高層對義大利海軍素質的評價依然是2流標準,即弱於英德華夏三國海軍,素質和法國海軍相當,強於奧匈和美國海軍。但是這次交戰可以看出,義大利海軍的意志和戰術水平要遠強於奧匈帝國,就單純從這次對空戰的組織來講,讓德國空軍和海軍進行這樣的協作都未必能做的更好。

相對於義大利海軍表現比較強勢這件事,更讓雷德爾擔心的是雙方航空技術的差距,如果說前不久槍騎兵聯隊炸平佛羅倫薩的時候讓雷德爾感受到了德國航空技術的強大,那麼在那不勒斯戰役中義大利和協約國空軍的拼死一擊則讓雷德爾心中一緊。而今天。當他親自領教了英國人的雙方攻擊機以及華夏的狐蝠式戰鬥機之後,他對德國航空技術則持一種懷疑態度。。…。

“我們的海軍自從1905年以來就擁有這個星球上最為強悍的戰艦和技術,我們的戰列艦在歷次海戰中證明了自己的強大,我一直認為我們的空軍也會和海軍一樣,尤其是當我第一次看到戰略轟炸機的時候更是這樣認為,但是實際上,我們一直沒有擺脫從1戰開始在航空領域的弱勢地位,尤其是這次戰役中,華夏的雙發戰鬥機和英國人的雙發快速轟炸機在技術和設計領域是超過我國的,我們沒有與之對等的武器,試想一下,如果面對每一架雙發快速轟炸機,我們都要用2倍甚至3倍的兵力進行攔截,那麼面對國力要強於我方的協約國和華夏,我們未來的戰爭將如何展開?”在報告中,雷德爾這樣寫道。…。

而在提到奧匈艦隊的時候,雷德爾的評價是中規中矩,平淡無奇,但是同時他也認為這次戰役中霍爾迪元帥的指揮並沒有什麼大的漏洞,對方可能背後偷襲的想法已經被洞察,同時在計劃制定中也做了應對。如果不是雙方技術差距的話,也許對方連一艘航空母艦都無法擊沉。並且和霍爾迪一樣的是。。他也感覺到了最後一波攻擊的海基航空力量過於強大。超出了義大利海軍艦載機的出動極限,不過他比霍爾迪高明的一點是,他已經懷疑上了在地中海“撤僑”的華夏艦隊,但是這種無憑無據的猜測顯然不能隨便寫在官方檔案上,鬧不好要出事的!所以他只是在給希佩爾的私人信件中提到了這件事情。。…。

前面的兩件事雖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和第三件事情比起來的話,那就不算什麼了,因為雷德爾想透過總結這次海軍的經驗教訓來重新制定未來德國海軍和空軍的規劃。當然,這件事情關係重大,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定奪的,但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