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德國人的眼睛,於是乎德國人在未來制定陸軍戰略的時候必須考慮美國大舉援助法國的情況。然後德國人就悲催的發現,如果歐洲戰端再起,德奧聯軍自保沒什麼問題,但是要想打下法國那實在是有點困難。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是1次世界大戰的翻版。。…。
小毛奇等人的想法在陸軍中還是有不少反對意見的,其中尤其是以魯道夫為首的一線指揮官為主,他們認為法國人的戰術是粗糙笨拙的。德國完全可以依靠戰術上的優勢來在短時間內擊敗對手。並且斷言,如果德國主力在開始的時候集中優勢兵力閃擊法國的話。法國很可能會撐不住。甚至認為德國陸軍部制定的先東後西的戰略是完全錯誤的,讓法國有了動員的時間。
那麼如果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魯登道夫的想法在未來的戰爭中能否實現嗎?華夏陸軍也曾經研究過。。得出的結論是不太可能。尤其是徐傑,這位開了掛的穿越者也不認為在這個位面上德國可以再次閃擊法國成功。因為這個位面上已經不存在閃擊法國的各種條件了。
讓我們看看歷史上法國人到底怎麼輸掉的吧。看看德國在歷史上戰爭開始之前擁有什麼,軍隊一線陸軍兵力270萬,後備兵力100萬,有11200門反坦克炮,4624門迫擊炮,近3000門75mm加農炮,4845門榴彈炮,2049門榴彈炮,410門加農炮。3195輛坦克,其中3號98輛,4號211輛,其它的幾乎全是1號和2號。而法國呢,紙面上看一線兵力和德國比差了一些,陸軍只有243萬。火炮方面擁有14428門火炮,從數量上看,明顯少於德軍,更重要的是作為遠端支援的火力的野戰炮方面,法國大量裝備的75mm火炮遠不如德國的榴彈炮。坦克3100輛。。…。
當然有人會說光演算法德是不對的。英國人同樣也要算上,那麼好吧,我們看看英國人的家底,英國在開戰時,本土擁有的陸軍不過是9個正規師和16個地方部隊師。8個步兵旅。2個騎兵旅和9個裝甲旅。再加上英國不可能全力援法,所以說英法兩國一線陸軍可以動用的兵力也就和德國持平。而陸軍裝備水平上來看,火炮方面不如德國。而坦克方面如果看硬體效能,英法其實是有優勢的。畢竟德國大部分坦克都是1號和2號。
然後大家看看空軍,英國空軍在2戰開始時,不過有78個大隊,總共有1456架飛機,法國擁有3335架飛機,而德國空軍是4093架。不過這個裡面有個十分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法國人的空軍數量只有11萬人,而德國人的空軍數量則是37萬人。那麼為何飛機差的不多。而兵力差那麼大呢。原因很簡單,德國還有大約10萬多人的高炮部隊。這支高炮部隊擁有1217個高炮連,擁有2600門88mm和中口徑高炮和6700門20mm和37mm高炮。。。。。。。
考慮到英法空軍較為落後的技術,以及更落後的戰略戰術,比如說法國空軍其實是有不少被分散給了各個集團軍,而法國戰鬥機的效能和德國比還是差一些,即使比較先進沒有量產的d520和109e打最多也就是半斤八兩。再加上英國人還要留下了守老家,能夠動用的空軍力量面對德國其實不佔優。考慮到效能劣勢,德國空軍打此時的英法是沒問題的。。…。
也就是說。在歷史上2戰剛剛開始的時候,德國其實已經具備了能一壓二的能力,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德國陸軍也許會贏的比較費力,但是奈何法國又一次做死了。首先法國並沒有做好和德國死磕的準備,在德國打波蘭的時候沒有動手也就算了,但是軍備生產沒上去算怎麼回事?…。
看看法國1939年10月和1940年3月的軍工產能變化吧,重型坦克在39年10月產了11輛,到了40年3月是40輛,輕型坦克從90輛增加到130輛反坦克炮從70門增加到151門,飛機從285架(8月)增加到301架(2月)而德國呢。雖然德國同樣沒有全力,但是情況卻比法國好多了。德國除了彌補原有的坦克損害之外,增加了680輛坦克。陸軍增加了1368門75和75mm以上口徑的火炮。。以及1630門反坦克炮。而飛機總量也增加了1500架。
也就是說法國的戰敗其實很正常,軍力上本來是德國佔優,再加上英法錯誤的戰略以及禍水東引的企圖,再加上糟糕的指揮體系和戰略上的失誤,德國擊敗法國其實很正常。但是現在呢這個位面上,德國能否再續輝煌呢?。…。
德國實力比歷史上更強,看似有機會。但是關鍵是協約國也比歷史上更強,法國不會再有什麼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