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噸位都在1。5萬噸上下(至少紙面上是這樣寫的。)遼寧號的甲板尺寸為230米長28米寬。而布呂歇爾號的甲板長220米寬29米。幾乎一樣。但是機庫方面遼寧號是雙層機庫,每層機庫長度在120米左右。配雙升降機,而布呂歇爾號則是和美國人類似,採用的是大單層機庫三升降機,而為了試航性的需要,德國人使用的是前部封閉是機庫後部開放式機庫,同時採用封閉船首,以適應北海和大西洋上惡略的天氣。
而在防禦方面兩艘戰艦也有所不同,華夏幾乎全面放棄了側弦的防護。只有一層50mm的裝甲防炸彈近戰(能不能防住也是個問題……!完全看距離和炸彈威力了。)集中了幾乎所有的裝甲重量來首先保證彈藥庫和航空燃油艙的防禦,以至於這兩個地方的水平裝甲厚度高達。動力艙的生存能力主要依靠交錯佈局來解決。其上部有75mm厚的水平裝甲和防禦材料(即防禦效果介於水平裝甲和船體鋼之間。)而水下防禦方面除了常見的4層防禦,中間弄一個油艙之外,徐傑還剽竊了法國人的設計,在空倉中放置了低密度的泡沫橡膠來抵禦進水。同時因為縱深的不足,華夏還準備在合適的時候加裝防雷突出部,雖然會降低航速,但是防禦效果必然會增加一些。。…。
而布呂歇爾號航空母艦的側弦上佈置了的傾斜裝甲用來抵禦艦炮的攻擊。而水平防護上則是動力艙50mm水平裝甲,彈藥庫和油庫上方為水平裝甲。其目的即使要求動力艙可以擋住250kg級別的高爆彈的攻擊,而彈藥庫和油庫上部可以擋住250kg穿甲彈噸的攻擊。兩艘戰艦的動力都在10萬馬力上下,基本上可以保證30節以上的航速。從這方面來看,華夏和德國對動力的要求都不太高,只要夠用就行!
華夏和德國因為沒有快速戰列艦改成航母,所以兩國可以慢慢的進行摸索,先造中型航母,然後造大型航母,但是華夏和德國另外一個不同點在於,華夏可以透過幫助英國人來積攢經驗,同時有徐傑這個大號外掛。但是德國人沒有啊。德國大型航母只能透過對中型航母的補充和修正還獲取經驗。而且新船下水後透過多次試航和演習才能發現其中的問題。而華夏則可以積累更多的經驗來完成未來的大型艦隊航母。而就在遼寧號正在舾裝。嚴博勳帶著暴怒級航母的部分資料回到華夏之後,華夏的下一級航空母艦的設計工作也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之上。…。
。…。
而除了這些第一流的海上強國之外,二流海上強國比如法國義大利和奧匈帝國則在前期一直持觀望態度,在大國趟出了各自的航空母艦之路後,其它國家也開始緊跟前者的步伐準備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艦,義大利最終選擇了建造一艘2萬噸出頭的中型艦隊航母。。這艘艦隊航母將按照嚴博勳給予義大利的第一種建議建造一艘擁有裝甲甲板的單層機庫航母。而奧匈帝國則計劃建造一艘布呂歇爾號的放大版本,即非裝甲甲板航母,但是卻擁有雙層機庫,類似於歷史上2戰中日本海軍的翔鶴型航空母艦。
因為這一次開工建造的航母將成為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的絕對主力。所以華夏必須對整個建造計劃相當的慎重。華夏海軍一共擁有19萬噸的航空母艦噸位,在完成兩艘對外宣傳1。5萬噸的艦隊航母后,還剩下16萬噸!也就是說這個噸位可以建造4艘4萬噸級航空母艦或者5艘三萬噸級航空母艦。當然,考慮到條約中規定華夏只能建造4艘超過2。7萬噸的航空母艦,那麼最終的計劃會變成4艘3萬多噸航空母艦加上1艘2。7萬噸以下的航空母艦。面對這個問題,海軍部內部發生了一些爭執。。…。
感謝書友hukaikaka的打賞~~~。這周作者沒推薦了……!只能靠大家支援了……!求訂閱求支援~~~。(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鑄造中堅1
“眼下,海軍中有些人看到了美英的大船很眼紅啊,造船廠中也有些人在推波助瀾,希望建造3。5萬噸級別的航空母艦。”楊用霖看了看對面的徐傑小聲說道。這次海軍高層和技術部門齊聚北京的重要議題就是討論剩下的航空母艦噸位如何使用的問題,建造什麼樣的航母,建造多大的航母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如果我們也建造標排3。5萬噸級別的航空母艦的話,在完成條約規定的4艘大型艦隊航母之後還有2萬噸,還可以補充一艘輕防護的裝甲航空母艦。當然,這裡的3。5萬噸是對外宣稱的,和英美搞的那套噸位把戲沒啥區別,實際噸位可能要接近4萬噸了。這樣的話我們就擁有8艘艦隊航母了,可以變成4個雙航母分隊,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