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著一個海洋國家的稱號,但是這個列強兼海洋國家的含金量和英國簡直是沒法比啊!唯一打過一次海戰,和本身就只能算二流列強的奧匈帝國的只能堪稱三流的海軍pk了一把,結果在兵力優勢的情況下還輸了!你說,就這戰績,即使在艦隊實力佔優的情況下,義大利人是否能打過英國人還真沒準,百戰之師的名號可不是瞎叫的!…。
。…。
如果義大利和奧匈帝國同時對抗法國的話,義大利人自以為輕鬆加愉快,但是如果英國艦隊抽出一支殺過來的話,那義大利可就不好混了,所以在談判中,義大利海軍要求德國海軍必須將大艦隊牢牢的釘在北海。至少在義大利人重創法國之前能將其拖住。當然,這絕對不是口頭上說說就行的,你要拿出戰果啊!雖然前一段時間希佩爾打掉了幾艘英國輕巡洋艦,但是義大利人認為還不夠!
於是乎,這就陷入了一個死迴圈,德國人想要讓義大利人牽制英國艦隊為公海艦隊創造機會,而義大利人則正好相反。按說這樣的談判是繼續不下去的,但是本來作為弱國的義大利在這次談判中卻佔有優勢,德國急需義大利人表態,同時現在德國依然可以透過義大利從外界搞到一些資源。。比如橡膠、鎢礦等等。所以,到最後反而是德國需要先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力量。
不過義大利人為了顯示誠意,還是做了一番細緻的戰爭準備的,好吧,這個細緻是按照義大利的標準。首先,義大利海軍第一個行動就是配合奧匈海軍將整個東地中海的協約國艦隊徹底清掃一空,其實整個東地中海的協約國海軍也沒多少,不過是法國人的兩艘丹東級戰列艦和一艘行省級戰列艦,至少目前是這樣,同時還有希臘人的一艘憲法號戰列艦(原華夏龍騰號戰列艦。)不過就這幾艘船,配合大量的輔助戰艦和英國人留在亞歷山大港的裝甲巡洋艦編隊,也夠把奧匈帝國的海軍壓制在亞得里亞海了。義大利人是缺乏鬥志,裝備卻不差。但是奈何奧匈帝國是鬥志和裝備都不咋地。兩艘歐根親王級戰列艦現在也不過剛剛服役。根本沒有和對手一較長短的實力。。…。
義大利表示在宣戰後,將協約國艦隊從東地中海消滅和逐出之後,將發動對馬耳他島的攻擊,並以此為跳板向北非發起進攻,然後義大利海軍將負責截斷協約國艦隊東進的任務,而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帝國則必須承擔起進攻埃及的任務,並且最終攻佔亞歷山大港港截斷蘇伊士運河。按照規定,埃及在戰後將是義大利的屬地,奧匈帝國和土耳其自然也不會白白為義大利打工。義大利承諾,在完成對地中海的壓制後,將派遣艦隊進入印度洋匯通德土艦隊將印度洋的英國分艦隊徹底摧毀!
而第谷作為計劃的參與者。雖然此時還沒有正式開戰,但是他依然帶著艦隊在東地中海遊弋,對馬耳他島、克里特島和埃及沿岸等地區進行偵查。以便為未來的戰鬥做準備。而此時,協約國也絕對不敢對義大利艦隊怎麼樣,華夏有句俗話叫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而這時候地中海的局勢完全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義大利海軍,這支本來就不算特別強大的艦隊,在此時此地卻又無與倫比的控制力!他站在那邊,那邊就會佔據絕對優勢!。…。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英國人雖然不知道這句俗話,但是其中的意思肯定是懂得,所以英國人對第谷的艦隊也不過是監視而已,並不能做出一些過分的舉動。而此時,托馬斯更是擔心對方突然發難,把自己解決掉,所以命令艦隊立即離開,好在無論是防禦號還是林仙號航速都足夠快,沒多久就從海面上消失了。…。
“如果,義大利人站在德國人一邊,我們怎麼辦呢?”被義大利人一攪合,托馬斯心情煩亂的將寫道一半的計劃扔到了一邊,此時,他已經隱隱感覺到在印度洋的德土聯合艦隊其實並不是特別可怕,真正可怕的反而是義大利艦隊!他可是擁有3艘無畏艦和4艘超無畏的地區強國海軍啊。
義大利人殺出直布羅陀海峽現階段是不可能,但是要是配合陸軍殺進地中海。。移師印度洋的話,那自己可就全完了!4打11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結果啊!更何況,義大利海軍的到來,帶來的不僅僅是主力艦,還有大量的輔助戰艦。想到這裡,托馬斯心中不由的一緊。。…。
就在托馬斯為自己的未來擔驚受怕的時候,此時的貝蒂正帶領著大英帝國的快速艦隊在愜意的在北海南部航行。德國人實在沒有想到英國人會這麼果斷。自己輕鬆的把球踢給英國人後,英國人二話沒說,直接帶著自己的主力艦殺了過來,而且還一下就來了8艘!霸氣側漏!此時的貝蒂正在琢磨著怎麼利用輕巡洋艦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