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既可以上戰列線又可以做前衛的戰艦,要麼就乾脆就造2000噸小船,裝備大量的4。7寸甚至更小的艦炮用來反雷擊。像這種4000噸級的巡洋艦在各國看來就有點高不成低不就了。
但是德國人有自己的想法。。首先隨著對輕型戰艦航速要求的提升,戰艦必須裝備更多的鍋爐提供更多的動力,原來輕巡洋艦20節就算及格的航速在未來海戰中已經遠不夠用了,要知道,現在主力艦都20節以上的航速了,輕巡洋艦不到25節對得起觀眾嗎?其次,巡洋艦的防護問題,2000噸的巡洋艦防護能做到什麼?在保證動力的情況下估計連穹甲都鋪不滿!而且脆的還和一張紙一樣。這樣的防護別說100MM以上的火炮了,即使88反雷擊炮都可以輕易的打穿。所以為了保證有足夠的防護,穹甲的厚度必須足夠。至少要能抗住105MM級別的火炮吧?不少字。…。
第三點就是船舶的抗沉性和試航性。在船型相似的情況下,越大的船試航性越好這是常識,雖然德國人沒有必要遠涉重洋,但是自己家門口的北海卻十分不給面子,狂暴程度程度堪比大西洋。所以德國人的戰艦尤其是輕型戰艦必須兼顧試航性。至於抗沉性嗎,德國人也有想法。除了船大能抗更多的炮彈之外,如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