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的生產方面。經過一番努力後。可以這麼說,只要步兵一隻手可以拿起,單價不超過20英鎊的產品,民用企業都可以生產,比如說子彈,手榴彈,步槍機槍配件什麼的。雖然說產品精良程度和效率沒法和專業兵工廠相比,但是在軍隊巨大的需求之下,產量是第一位的,效率和價格都是可以容忍的。。…。
而在提高硬體和管理水平的同時,徐傑還不忘保證工人的合法權益和福利待遇,這不僅僅是一個生產積極性的問題。更涉及到社會的公平性和國家未來發展的問題,一個國家和社會不能僅僅讓部分人收益,這樣的國家和社會是沒有凝聚力和前途的,只有當一個國家各個階層都可以從國家的發展中獲得利益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發展才具有後勁,才可以不斷前進。對於徐傑來說,打破一箇舊的王朝只是一個開始,建立一個公平進步的國家才是最關鍵的。
首先道個歉,作者把最近幾章的章節序號弄錯了——!實在對不起大家啊,其次感謝書友天機書生的更新票~~。今天晚些時候會再加更一章的~~~。(未完待續……)
。
。,
。
甲午之華夏新史第五百四十八章 陸軍作戰計劃
“俄國人已經把尼布楚變成了一座真正的兵營,裡面除了軍人就是徵調的民工,大量的市民或者變成政府和工人或者被強迫遷出城市。俄國人完全把那裡變成了一座要塞。除了修建大量的環形工事碉堡和火炮掩體外,他們還在外圍儘可能的延長防線寬度。步兵和炮兵主力駐紮在尼布楚要塞區,而大量的騎兵則部署在兩翼。”馬玉昆對著地圖向徐傑介紹道。
2天前陸軍的各位首腦們專門從東北前線趕到北京來商討未來的陸軍作戰計劃,華夏和俄國都是陸軍大國,雖然俄國人因為距離和補給的原因在遠東兵力有限,但是依然可以湊出數十萬的大軍,其中騎兵佔有一定份額。面對這處於北方的重兵集團,華夏陸軍的壓力還是不小的!為此在國防部,專門召開了這次作戰會議。
“是啊。。我華夏缺乏足夠多的騎兵,相對於俄國人來說雖然裝備了大量的機槍和火炮,在陣地戰中佔有優勢,但是缺乏足夠的機動性。如果我們發起正面進攻,那麼我們必須硬啃尼布楚要塞群,面對混凝土工事和裡面的機槍速射炮,除了用重炮一點點炸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這就是拿人和炮彈往上堆。”彭毅說道。。…。
“而如果我們放棄對要塞的攻打而迂迴的話則缺乏足夠的騎兵。更為重要的是缺乏足夠的運力,為一匹軍馬提供的給養足夠支援十名士兵的作戰。雖然鐵路已經修到了前沿,但是大量的彈藥運輸和大軍補給還是佔用了相當多的馱馬。如果再要支援騎兵作戰的話。這個馱馬需求量顯然將變成一個天文數字。俄國人有哥薩克僱傭軍並且有經營了上百年的軍馬場。可是我們沒有,在軍馬發明。我們和對手差的太多了。”彭毅有些鬱悶的說道。
“所以從目前來看,不要說我們迂迴過去繞道後方攻擊,我們還要時刻防止俄國騎兵集團從兩翼迂迴攻擊我們後方的交通線。而我們除了加強重火力單位外沒有更好的辦法。”彭毅最後補充道。
“我們曾經有這樣一個計劃,那就是組建一支騎兵和步兵組成的混合部隊,騎兵作為矛頭切入俄國陸軍兩側的騎兵集團,但是並不深入,而是在開啟一個缺口後等待步兵跟進鞏固突破口。然後騎兵繼續攻擊步兵繼續跟進。但是後來在實戰演習中發現這套戰術面對數量佔優勢的騎兵其實並不好使。”聶士成苦笑道。“問題出在哪裡?”徐傑追問道。。…。
“如果雙方同時裝備大量的機槍和火炮的話。那麼騎兵拿著馬刀和馬槍衝上去無益於送死。無論是我華夏騎兵還是俄國騎兵都會理智的選擇下馬。這樣的話雙方就是步兵作戰了。然後及時比較長時間的陣地攻防。騎兵的高速性變得沒用了。雖然同規模的戰鬥中華夏佔優,但是我們是攻擊方。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切開對方的防線打亂對方的部署,那麼對方的援兵最終會壓垮我們。”聶士成說道。
“攻擊必須有足夠的力度,並且還要有後勁,攻擊方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集中數倍於防守方的兵力在對方薄弱環節敲開一個缺口。如果達不到這個目的。佔據地利和兵力優勢的防守方一旦反應過來,攻擊方就會失敗。現在不要說後勁了,就連攻擊力度我們都無法保證。”聶士成身後一個高個子上校插嘴道。…。
“這位是?”看著躲在聶士成後面的那名軍官,徐傑總覺的眼熟,但是就是記不起來了,感覺自己應該見過。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