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快速艦隊的建造工作,然後由埃森將軍指揮提前前往巴達維亞,以防華夏海軍先發制人的打擊,我們希望的開戰節點是我率領的主力艦隊在到達荷屬東印度後,經過數月的修正再正式開戰。”馬卡諾夫在俄荷作戰會議中這樣說道。
側位早晨起來一看訂閱,頓時嚇了一跳,推薦期訂閱居然下了500……!話說現在側位一般訂閱都是700左右啊,心裡頓時拔涼拔涼的……!(。
。
甲午之華夏新史第五百八十二章 最後的裝巡
第五百八十二章最後的裝巡
“馬卡諾夫將軍,我們的新式戰艦為何不能像北洋那樣全部建成無畏型戰艦,而繼續保留裝甲巡洋艦的建造計劃呢?即使有噸位限制,我的原則依然是寧缺毋濫。。。同樣3萬噸的排水量,2艘1萬5千噸的戰艦戰鬥力可是要比3艘1萬噸級戰艦的戰鬥力要高一些啊。”看著眼前正在加緊施工的新式裝甲巡洋艦,埃森眼中並不是滿意,而是充滿了抱怨與不甘。
“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大型船臺數量不夠,而在遙遠的遠東,荷蘭人也無法為那麼多的2萬噸級別的戰艦提供足夠的保障。而且從艦隊構成來看,華夏海軍依然擁有7艘主力裝甲巡洋艦和3艘輕型裝甲巡洋艦,這支力量足夠掩護主力艦隊作戰,而我們有什麼?曾經積攢下來的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和裝甲巡洋艦領艦都隨著一場場海戰而化為烏有,我們沒有可靠的力量去對付華夏海軍的雷擊艦和裝甲巡洋艦。。當然了,造價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馬卡諾夫平靜的說道。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敵人狀況也不一定比我們好。其實那位華夏海軍的締造者;讓北洋水師從一支岸防艦隊脫胎換骨成世界一流艦隊的徐傑先生,他非常清楚最優秀的船型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但是因為各方面的問題,他的新艦隊中居然充斥了4種船型,義大利建造的戰列艦和英國人幫忙建造的戰列巡洋艦其實就是經費與效能妥協的產物!”馬卡諾夫笑著說道。。…。
“您的意思是說,華夏海軍本來打算全部裝備龍興級戰列艦和9門12寸炮的快速戰列艦?但是迫於經濟壓力,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裝備4艘殘次品?不過據說,當年華夏內部對龍興級也頗有意見。”埃森有些疑惑的說道。
“其實。只要徐傑堅持,海軍內部的反對意見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他有足夠的能力去說服對手,也有足夠的威信去將自己的計劃貫徹下去!這種控制力是無與倫比的,所以,除了資金以外,他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馬卡諾夫說道。
“不要再為已經決定的事情而耿耿於懷了,我們還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吧,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的船其實還是很不錯的。我們的裝甲巡洋艦一共有2級,其中一級我們稱之為留裡克2型戰艦,用來紀念曾經參加過兩次大戰的留裡克號裝甲巡洋艦領艦,另外一級我們稱之為巴揚級。下面的話自己知道就行了,畢竟你將是俄國快速艦隊的司令,你有必要對自己的手中的戰艦有一個充分的瞭解。”馬卡諾夫笑著說道。。…。
“留裡克2型裝甲巡洋艦。一共有兩艘,首艦是留裡克號,第二艘戰艦命名為瓦良格號。裝備有8門10寸50L主炮,分為4座炮塔在中軸佈置,同時有16門120MM炮作為副炮,用於對付雷擊艦。剩下的就是可拆卸機關炮,數量待定。在船首處有2個18寸魚雷發射管,不過一般情況下就不要指望有什麼用了。主裝甲帶厚度為6寸,高度達到3米,上部裝甲厚度為5寸,防護只能說是一般,不過在主裝甲後方還有2寸的傾斜度為45度左右的穹甲。整個裝甲帶長度佔船體的60以上。炮塔的正面是7寸,炮座6寸。”
“整艘戰艦的動力是由4臺蒸汽機提供,兩軸推進,最高輸出馬力是3萬馬力,可以跑出23節左右的速度,整艘戰艦的排水量高達1萬6千噸,滿載的話可以達到1萬7千噸左右。總體而言這艘戰艦的火力還是很不錯的。而且使用的是燃油混燒鍋爐。10寸50L主炮可以對華夏的戰列巡洋艦構成一定威脅。當然,防護方面的效能還是差一些。”馬卡諾夫介紹道。…。
“第二級裝甲巡洋艦就要差上一些了,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華夏海軍PISA的翻版,不過是防護差了一些,但是速度和航程提高了上去,主裝甲帶也是6寸,但是高度只有2。4米。上面是5寸裝甲,這個沒變。炮塔正面7寸,炮座6寸和留裡克2型一樣。主裝甲帶覆蓋長度也是60。在火力佈局方面,船首的兩座雙聯10寸50L主炮呈揹負式,擁有更好的射界,副炮為10門1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