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有後衛艦隊嗎?前衛是必須的,你要是把寶貴的主力艦再分散的話那不是讓人各個擊破?再加上俄荷海軍在上一次交戰中損失了大量的輔助戰艦,本來執行雷擊任務和反雷擊都不太夠了,哪還能繼續分散艦隊?。…。
所以說俄國艦隊對自己後方的偵察能力絕對是相當的差。根本不可能擺出一條完整的警戒線。如果華夏艦隊在全部使用燃油的話。那麼煙霧暴露的情況就會被降到最低。雙方的發現距離會非常近。也許十幾公里的距離吧,不過要知道,進入了10公里後,華夏艦隊就可以發動進攻了。而華夏海軍的最慢的龍興級戰艦速度普遍要比對方快了2節左右。而且更重要的是華夏艦隊擋在了俄荷艦隊回家的道路上。。俄國人沒有選擇,只能背水一戰!
當然,俄國人也可以嘗試迅速和前衛艦隊匯合,但是這個最多也就是想想罷了。前衛艦隊中畢竟也有3艘寧海級前無畏。俄國人要走那是肯定攔不住的。但是想快速吃掉那也是不可能的。然後匯合以後的俄國艦隊能怎麼辦?雖然無畏艦速度慢了一些。但是在雙方對向而行的情況下投入戰場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俄國人現在只有兩條路,一條是突圍。另外一條就是發生主力碰撞。要是選擇第一個辦法的話,那就必須以非戰鬥隊形強行突破華夏海軍的戰列線,而第二條路則是和華夏海軍死磕,那徐傑就不怕了。或者說巴不得這樣。。…。
而且更大的可能則是俄國人放棄與前衛艦隊的匯合。因為如果是行進隊形的話,華夏海軍的5艘快速無畏艦完全可以跟在俄國主力艦的側後方,集中火力攻擊對方排在末尾的戰艦,而俄國艦隊因為火控問題有效射程較近,而且華夏快速艦隊處於側後方,很難充分發揮火力而無法有效打擊華夏快速艦隊。
至於說甩開敵人,那更是做夢,華夏快速戰艦的平均速度可要比俄國人高出4節以上!而且防護和火力都是戰列艦級別的,這樣的結果很有可能在和前衛艦隊匯合前,俄國主力艦隊後面的戰艦就已經被打成重傷,匯合後集中兵力的目的也變得毫無意義。所以俄國人只能選擇死磕,然後等待快速艦隊返航。
如果馬卡諾夫不做死的話,那麼結果將變成華夏海軍的9艘無畏艦死磕俄國人的8艘無畏艦和準無畏。那結果就是華夏海軍的78門主炮狠揍對方的56門主炮加8門10寸炮。怎麼看都是大佔優勢啊!當然考慮射界問題,78門主炮中有8門要看情況,但是即使是70門,也是絕對的火力優勢!。…。
當然了,另一個戰場上華夏海軍的前無畏艦隊就比較慘了,如果俄國人修好了全部的戰艦的話,那結果就是12門12寸炮,16門274MM炮和32門10寸炮對著華夏海軍18門12寸炮20門10寸炮和4門11寸炮猛抽。怎麼看怎麼不樂觀啊。3艘寧海級戰列艦還好說,5艘舊裝巡恐怕剩不下幾個了吧?不少字
戰爭的本質就是雙方實力的消耗,如何以儘量少的損失換取對方更大的消耗才是戰爭藝術的關鍵。想要不損失就獲得勝利那是不可能的,甲午海戰中當時的北洋艦隊也幾乎拼掉了所有老北洋的戰艦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所以必要地時候損失幾艘裝甲巡洋艦則是必須承擔的損失。當然前提是必須換取對方更大的損失。…。
戰場的中盤幾乎已經可以鎖定,那就是馬卡諾夫指揮本隊的8艘戰列艦死命的擋住華夏艦隊9艘無畏,然後等待快速艦隊返航。此時埃森應該有兩種可能的選擇,第一個就是先打殘華夏海軍前無畏艦隊後再返航。第二種就是立即閃人。從交戰形勢上來看,按理說俄國艦隊選擇第二種的可能性更大。。畢竟主力艦隊的較量中俄國人的火力怎麼看怎麼不夠用。。…。
但是如果華夏海軍損失太大的話,埃森鋌而走險也是既有可能的。畢竟在交戰次序是肯定是俄荷快速艦隊與華夏前無畏艦隊先交手。然後才是主力艦隊交手。如果前無畏艦隊在雙方主力艦隊分出高低之前就崩盤的話,那麼這個交換比肯定會讓人相當不滿意。所以儘可能的儲存前無畏艦隊也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雖說這個計劃存在了各種問題。但是總體而言各個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從最初的引蛇出洞到最後的決戰,徐傑已經有了一個幾乎完整的作戰規劃,那麼剩下的就是慢慢補全這些漏洞直到最後計劃出爐!(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二章 取捨。
第六百五十二章 取捨。,
。
甲午之華夏新史第六百五十三章 德國人的憤怒
英法決定火線出售給俄國軍艦這件事情所帶來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