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注會考試,但是他畢竟是非專業選手,很多地方不太明白,只是靠自己的琢磨,事倍功半,如果能去北京聽一些專業課,應該更有好處吧?
更何況,那裡的文化分為是任何其他城市所無法媲美的,各種演出、展覽、演講就夠讓人眼花繚亂了。
以前,齊曉知道北京的高校對本地考生有很多的優惠,錄取分數和外省市相比,甚至會差上上百分,就覺得很不公平,後來,她就想通了,在首都長大的孩子,確實有著其他地方的孩子所沒有的優勢,無論是他們的眼光還是閱歷都是那些從鄉下出來的孩子所無法比的,這讓他們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這又是無關品質的,這也算是一種資歷吧!
這麼一想,讓齊曉對他們多了羨慕,而少了嫉恨。
就在齊曉準備著放假事宜的時候,突然接到自己一位高中同學的電話,說是在學校門口等著自己呢,齊曉匆匆忙忙地到門口去接她。
來的同學是齊曉高中一個宿舍的,叫李君,很男性化的一個名字。其實人長的很婉約,瘦瘦弱弱的。因為都是煤炭系統出來的,所以兩人的關係很好。
李君高考的成績不太理想,上的是一所普通的大專院校,不是星期天,不知道她來找自己做什麼呢?齊曉在去門口的路上還在想。她好像也要畢業了吧?
這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女孩子,喜歡讀佛經,而且她的腿能夠把兩隻腳都放在上面那樣盤起來,據說這是很有慧根的表現,但她也並沒有出家的念頭。
上一世。同樣是讀中文系的她,並沒有參加專升本考試,雖然那樣的話,她就能和齊曉成為同學了。
她是想走直接考研這條路。當時出臺了一個政策,允許大專生直接考研,只要你達到本科學力。於是,李君在讀自己的大專的時候,就參加了本科的自學考試,但是,研究生報名是在十一月左右,而她在十二月才能拿到本科學 位證書,正好錯過了這一年的報名,只能等到下一年,於是,她想在齊曉她們學校當一個學期的旁聽生,同時準備考研,後來沒有考上,就成了北漂一族,結婚也比較晚,最終也沒有回來。這次來,還是那件事情嗎?
其實後來齊曉才知道,即使她拿到了本科學位,也不一定能夠參加研究生報名。當時,對於大專生報考研究生有著很多規定。
比如,要畢業後兩年,或者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
特別是,要求發表論文或是有科研成果。這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不現實的,很難做到。雖然也由少數學校在招生簡章中要求了,但實際上並不需要論文,但是,作為考生,還是要儘量達到招生單位的要求,才能提高自己複試成功的機率。
更不要說,在複試的時候,還要加試兩門專業課。
這些都是李君在準備考研的時候沒有事先打聽好的,不知道是不是有意。
齊曉雖然一直跟她有聯絡,但是,她並沒有把自己當作救世主,去告訴她你做的不對,因為,她並不能確定自己改變了的他人的人生軌跡,就比她原來的好。
所以,她只會提供幫助,或是提出建議,在對方提出請求之後。雖然,她以前曾經想著等畢業了,在邢州 市和她合夥做一個生意。
果然,見面之後,李君就提出了自己的請求,她想在齊曉宿舍找一個空床,下個學期來住一段時間,
齊曉宿舍當然沒有空床,但是,可巧的是,就在她們那一層,中間的大宿舍,有一張空床,一直沒有安排人。
那個宿舍都是四班的同學,住在那個屋裡的有一個齊曉的同鄉,同時也是她們班的團支部書記,由她出面,這個事情很順利地解決了。
正好,齊曉也要放假了,兩人可以順便搭伴兒回去,這次,楊羽先不回家,而齊曉準備回老家進行一項大工程。
Ps:求推薦,拜託各位親們了!
第七十九章 咱不差錢
在回去的路上,齊曉問了問李君接下來的打算。
“我想直接考研。明年就有機會了!”果然,還是和上一世的情形一樣。
“我聽說大專生考研,有很多要求呢,特別是要發表論文,你寫了嗎?”齊曉不經意地提醒她。
“還要論文,不是拿到本科學位就可以了嗎?”李君很吃驚地問。
“我看你最好還是去好好問問,看你想要報考哪所學校,人家有什麼要求,畢竟複試的時候,還是資本多一些還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