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搶回來。
現在蘇哲自己不把握機會,就說明他手上沒有好牌,最多是鼓動一下這些跟朝廷宿有芥蒂的藩王出來鬧事。但藩王卻不會幫蘇哲來拿下長安城,而是心念著藩地,想回到藩地去當土霸王。
蘇哲是想圖謀天下,而藩王卻是圖謀一方領地,本來立場就不同,走在一塊也只是利益驅使。就算他們成事,藩王也不會得到任何多餘的好處,因為蘇哲說到底也是為皇權鞏固,跟藩王和藩主是敵對關係。
劉愈不去管蘇孝,便是想讓他冷靜一晚上,讓他想明白到底該為一個蘇哲來隱瞞,鬧得滿門抄斬,又或是是拿出來跟劉愈換一些條件。只要劉愈知道蘇哲的下落,要放過蘇孝一家人,甚至是蘇孝本人都是可以的,因為這個蘇孝在劉愈眼中的確算不上什麼大威脅。
劉愈不適合把自己的意思跟蘇孝表明,他倒是想到一個合適的人選,便是藩王陣營當中的“叛徒”,河間郡主昭蘇氏。昭蘇氏怎麼說也是曾經跟蜀王穿一條褲衩的河間郡王的女兒,劉愈想由她去跟蘇孝談談,順帶把自己的交換條件說出來,這樣蘇孝看到昭蘇氏投靠劉愈所得到的優待,應該會有所動心。(未完待續。。)
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上)
劉愈先去了河間郡王府,讓昭蘇氏去見蘇孝,轉達他的意思。
劉愈到時正是黃昏,昭蘇氏聽說劉愈的侍衛已經到了府門前,跟女兒昭迎曦一起迎出府外,恭敬地對劉愈磕頭行禮。
劉愈下馬來,見到昭蘇氏母女對他的態度,心想定然是昭蘇氏誤解了他到來的目的。以為他是要來登門造訪“再續前緣”。如此一來,劉愈倒不便進府,免得昭蘇氏進去之後拿出她的嫵媚手段,引的他不肯走,到時候昭蘇氏過去城南秘密牢房晚了,蘇孝真的自盡而死。
劉愈走上前,扶起昭蘇氏,笑道:“郡主不必多禮,本王前來是讓夫人幫忙做件事。事情緊急,還是不需要進府說了。”
在昭迎曦面前,劉愈也就客氣地稱呼昭蘇氏為“郡主”,這便顯得生分的多。昭蘇氏在女兒面前,也不想表現的太過於放蕩,任何一個母親都不想在自己子女面前出醜,她也怕女兒知道自己做了這個男人的情婦。
因而被劉愈扶起身,昭蘇氏沒有往上靠,反倒是避嫌一樣退後一步,微微頷首,顯得很矜持。
“曦兒,你先回府,為娘有事與臨王殿下商談。”
昭迎曦今天早就覺得母親跟劉愈之間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但她還沒明白過來到底是怎麼回事,聽到母親的話,昭迎曦再欠身行禮,像是一個大家閨秀一樣,回身往府門內行去。等她快進門時,卻發現暗淡的黃昏之色下。母親被劉愈扶著進了一輛寬大的馬車。之後劉愈竟然也鑽了進去。
“重平縣主。請您進府內,今夜不要出來了。”劉愈侍衛的話,讓昭迎曦把神色收回來。
“哦。”帶著幾分疑惑,昭迎曦進了門。此時府上冷冷清清,她進門便感覺到有幾分害怕,尤其是想到今天在城東墓地發生的那一幕,因為她自己也看到了自己的墓碑,那一刻臨死時強烈的恐懼。讓她把任性的性格也收斂起來。此時的昭迎曦也慢慢知道,長安城並非是那個可以任由她任性妄為的河道郡,這裡的一切法度,都是圍繞著權力,而現如今長安城的權力,又是圍繞著劉愈一個人在轉。
想到這裡,昭迎曦對母親的舉動便有些理解了。母親之所以對那個年輕男人那般恭敬,完全是為勢所迫。“母親是不想扔下我,跟那個男人走的。”昭迎曦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而此時的昭蘇氏,卻在馬車上恭敬地對劉愈“賠禮道歉”。為了在女兒面前保持形象。她剛才令劉愈有些不悅,劉愈去扶她正是表現出對她的“親近”。而她卻不領會好意而避開,在她看來,劉愈一定會對她惱怒異常,只是在人前劉愈沒表現出來。
因而進了與外面隔絕的馬車裡,昭蘇氏便熱情如火地撲上劉愈,一邊說著一些軟話,一邊想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她對劉愈的忠誠。
劉愈並非沒見識過成熟的女性,其實昭蘇氏的年歲也不算大,雖然她生孩子很早,且早早的便寡居。但她現年也不過在三十六七歲,她只是比琪兒又或者是米耳、朵琳更知性一些,更會利用身體的本錢,這樣的女人對一個取得了功成名就的男人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
一路上劉愈也算是享盡溫柔,直到將昭蘇氏制的服貼了,他才把事情跟昭蘇氏言明。而此時的昭蘇氏卻是身心疲憊到手指頭都不想動,劉愈甚至懷疑她有沒有能力去完成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