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2 / 4)

小說:庶門 作者:九十八度

“東寧府這兩天會有些亂,本來準備明日再出發,現在看來今天下午就會走。”

徐軒築略帶幾分不解道:“今天走的話是不是太倉促?”

“沒事。”劉愈把身上的甲冑解了下來,“我們在東寧府官路外二十里的驛站歇宿,日落前出發,上燈時便會到,用不得多少時間。”

“那相公會跟我們一起走嗎?”琪兒把頭貓在劉愈的懷裡,抬起頭看著劉愈問道。

劉愈道:“你們先走,我明日早晨便會趕去與你們匯合,下一站是去徐州城,路上我們不會再進城,是時候趕點路了。”

徐軒築點點頭沒多說什麼,本來劉愈此行是要往南方去平叛的,結果這一路走的時間太長,南邊的事劉愈一隻都好像是無暇過問的模樣。她尚不知道劉愈早已經知會了江南以及江西一些地區的守備軍,作出要大軍南下的模樣向南方各勢力施壓,其實劉愈這樣做也是在給困守在禹州城的霍病找麻煩。

劉愈先讓自家女人進去吃飯,而他自己則會見了淮北省當地的巡察御史。

來請見的巡察御史李瑛匆忙趕來,帶給劉愈訊息,說是淮北省三臺衙門的負責人正從省會城市夏州趕來,本身夏州距離東寧府不過百餘里,這邊發生的情況也引起了淮北省官場的動盪,淮北省府的這些大佬打著奏見天子的名義過來,具體的目的劉愈還不清楚。

於回的勢力在淮北省到底有多大,劉愈雖然有大致的估計,但也有些摸不清。

“他們來就來,想見天子就算了,有什麼事直接對本王說便可。”劉愈板起臉道。

李瑛點頭道:“正是,王爺現在九綱攝政,乃是大順朝的脊樑,王爺代表的也就是當今天子。不知道王爺……準備以何人來審此謀逆之案?”

劉愈心說,這些淮北省的高官不會是來搶著當主審的吧?若真是如此,這些人無非有兩種目的,一種是跟於回沒什麼關係的官員在新天子和劉愈面前表現自己,另一種,就是於回的同黨借審案的機會,包庇同黨,藉機會把事情大事化小,保全他們黨派之間的實力。

以劉愈的分析,以後者的可能性巨大。

劉愈嗆了李瑛一句,道:“此案是天子登基以來的第一大案,馬虎不得,本王心中已經有了主審的恰當人選。這點就毋須李御史操心了。”(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章 不怕官小,就要膽肥

淮北省的官場,或多或少跟於回都有那麼點聯絡,就算是平日裡無往來的,同僚之間又或者是儒官之間互相也會產生惺惺相惜之感。劉愈不喜跟這個李瑛廢話,在心中劉愈早將李瑛歸為於回一類人。

劉愈估算了一下,夏州距離東寧府不遠,夏州的官員基本在天黑前就能趕到東寧府,跟這些人打交道劉愈想想便感覺很累。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快刀斬亂麻,劉愈也作好了準備,誰為儒官求情去查誰!

此次天子出巡,鑾駕身邊所帶文官甚少,加上之前朝廷曾有過蘇典的叛亂,劉愈在清洗了長安城的官場之後很多部門都沒有補充官缺,使得大順朝文官數量跌到了歷史最低點。此次劉愈身邊所帶的官員,基本也都非實權部門的官,以戶部和溝通地方行政的官員居多,沒有擅於刑獄的官員。

劉愈思量了一下,現在適合來主審牛盧和凌徽勾結謀逆案的,只有急於上位的廖明升最為合適。

廖明升跟二人無交情,甚至說是有仇怨,這點不但劉愈清楚,廖明升自己也是很清楚。在這樣背景下,劉愈派他去審案子,那他就會“識相”地把事情鬧大,一條藤蔓越牽連越大,被查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這才是劉愈的目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瓦解蘇哲在淮北省官場的勢力。而派其他人去負責,要麼會對儒官有憐憫,要麼會抱著當官者謹小慎微的態度,不肯把事情擴大範圍來查。

想清楚這一點,劉愈馬上讓連乎生去傳廖明升到行宮來。

等連乎生回來時。廖明升很小心地跟在身後。劉愈看連乎生的態度便明白他對小人一樣的廖明升欠缺好感。而之前他又當中喝罵了廖明升。不知覺之間,二人的樑子已經結下,這也為連乎生日後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卑職已將人都送回去,可是千歲還有別的吩咐?”廖明升小心地問劉愈。

“明升來了。”劉愈很客氣地指了指一邊的椅子,廖明升看了看椅子,身子卻未動,“你我之間也不用客氣了,以後本王便直呼你名。你對本王便以王爺相稱便可,這千歲千歲的聽起來不太順耳。”

廖明升很懂事,馬上點頭一笑拱手相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