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藍和相權之時。就算是事情屬實,外面的人也會認為是劉愈栽贓誣陷,引起朝臣的不滿。(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九章 順水推舟
楊烈的失蹤使得劉愈的情報系統一度癱瘓,雖然他現在也能獲取長安城內的情報,但形不成一個完成體系,也無法將情報系統的最優勢一面展現出。
長安城中的勢力錯綜複雜,舊派系和新派系就有幾方,現在劉愈做不到對這些情報的全盤掌握。
有了楊烈的教訓,劉愈也不敢將情報系於一線,他準備開展多方面的情報工作,他也想到了一個人選來新建一條情報線,瞿竹的妹妹瞿書,作為長安城車馬幫的大當家,瞿書有她的江湖地位,透過下九流的渠道來獲取情報非常適合。
送走韓升之後,劉愈籌劃了一下這件事,連夜讓瞿竹叫瞿書到宮裡來商議。
瞿書在表達了自己願意為朝廷效命之後,同時提出了車馬幫一些現實的情況。雖然車馬幫以她當家,但在她之下還有長老和其他分堂的堂主,不是她說要效力於朝廷車馬幫就會盡歸朝廷排程。而車馬幫一向疏離於朝廷,那些江湖上打滾的人對朝廷也欠缺忠誠度,沒有利益就沒有驅使。
劉愈沒有強人所難,瞿書也說要回去商議一下再作出決定。送走瞿書,童六那邊的審訊情況也回報過來。童六打死都不肯承認跟亂黨勾結,只是說是無意中查得線索,本來童六屈打成招劉愈更願意相信這是真的,他越不屈不撓劉愈越懷疑事情的真偽。
不論事情真偽,劉愈不會讓事情過夜,以天子的名義傳召藍和以及袁博朗一派的舊僚到宮裡問話。這些人也都是童六所舉報的那一批人。
在雅前殿裡。藍相和一眾大臣有十四人。見到了劉愈和新天子,還有被打的剩下半條命的童六。
“藍相,看來你管教府裡的下人不怎麼在行。”劉愈語帶諷刺道,“你看看你的門人,居然到宮裡來舉報你跟這些人勾結造反,還帶來了證據。藍相是不是該解釋一下?”
藍和本來還在疑惑劉愈為何要找這些人前來,沒想到劉愈一開口就扣了大屎盆子下來,藍和趕緊下跪道:“回陛下。武義侯,此事純屬誣陷。”
其他牽連事內的大臣也跪地拒不認罪。
劉愈臉上冷冷一笑,道:“那藍相可是見過此物?”
劉愈將童六獻上的罪證拿出來在藍和麵前展現,藍和一瞅,仔細看過之後一臉的疑問之色,看起來他並不熟悉楚王蘇哲的筆跡,蘇哲本來不顯山不露水,而他又在蘇哲崛起之後被罷了官,二人之間並無交際。
“陛下明鑑,武義侯明鑑。老臣未曾見過此信,也未敢與人商議天家大事……”
劉愈見他一副受了冤枉無辜的模樣。心說如果他真是他做的話這演技也算很高了。
劉愈道:“藍相,我有問題想問你一下,一直沒有機會。”
藍和緊張起來,現在這節骨眼上,劉愈的問題很可能關乎到藍家的命運,新天子登基,如果不清理一些舊派系的話難以令長安城安定,而藍和先是投靠劉愈再背叛投靠了袁博朗,肯定是要遭致劉愈報復的。
“武義侯請講。”
劉愈湊上前,和顏悅色問道:“不知令孫與隋府尹的婚事,可是定下了日子?”
藍和略微一怔,這就是劉愈一直以來想問他的問題?以他的政治覺悟尚不能理解劉愈問這句話的原因。
“本定下,但去年隋府尹隨軍出征,到年底才還,尚無再議。”
“哦,那就趕緊定下吧,說起來我也討杯喜酒喝了。”劉愈上前去扶藍和道,“藍相請起身。”
藍和被扶起來,見劉愈轉身回去,抹了把冷汗,到現在他還感覺北極發涼。他有些不理解劉愈的作為,照理說現在他被誣陷謀反,而且有“罪證”,應該是藉著這個機會將他徹底剷除從此杜絕後患。劉愈的善待反而令他吃不消。
劉愈道:“此事僅憑一封燒的認不出字跡的書函,無法定罪,此事就暫且不提。”
劉愈說完這句話,其他袁博朗舊派的官員也是鬆口氣。之後劉愈讓人將童六押送下去,單獨留下藍和敘話。
劉愈跟藍和的敘話也不麻煩,劉愈就是讓他暫時“頤養天年”,等於是勸退。作為補償,劉愈答應提拔藍和的長子藍傅為中書令,相當於副相。而左相一職罷免後不再任,也就是說是要以韓升為獨相,藍家在朝中的地位沒有變。
既然劉愈把話都說到這份上,藍和也知道再賴在左相的任上不肯離開,那就要遭致劉愈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