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妤想了想道:“短則三五年,長則一二十年,就看天下是否風調雨順。”
劉愈嘆道:“恐怕是等不起了,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加快休養生息?”
這問題直接把隋妤給問住了,要休養生息本就是個慢工出細活的事,劉愈非要“揠苗助長”,這既不符合現實,又可能會造成一些後果。
“小女子不知有什麼辦法能加快。”
劉愈這些天其實都在想如果令大順朝可以更加富強,除了輕徭減賦之外,大力發展農桑,興修水利,扶植手工業發展,開闢新的交通路線都是好辦法。但這些都只是紙上文章,需要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做後盾,不會馬上見到成效。
要立竿見影,就是發展科技,比如說研究一下雜交作物,再發展點南洋甘玉米之類的新作物,在商業方面,以蒸汽機全面取代舊有的落後工藝,只有把一個人當成幾個人用,才能有勞動富餘,才能完成大順朝的資本擴張。
研究這些,對劉愈來說都像是天方夜譚,更不要說這時代那些未開化的愚昧的人。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撿現成的。
“那些西洋人,我會派人專門去接待他們,如果他們想開放兩國的自由貿易,那我們的條件也很簡單,需要他們提供他們的一些技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進一步友好發展。”劉愈想了想措辭道,“就這麼說,看他們的餓反映如何,回來再告訴我。”
這年頭人們對專利的認識還不深,劉愈必須從這些西洋人手中,將他們所有的先進技術“騙”到手,再組織一些有頭腦的手工業技師來學習,並取長補短加以改良。在有基礎的情況下,要改良也不是很複雜。就好像蒸汽機一樣,一個瓦特只發明瞭蒸汽機,但他的後人們卻開啟了一個蒸汽時代。如果沒有瓦特,蒸汽時代也許就不會到來,要到來也可能要推遲幾百年。
瓦特對世界科技的發展,作出了難以磨滅的貢獻。
隋妤好像是理解了劉愈要做什麼,但也是一知半解,她並不知道西洋人具體是如何織出物美價廉的布,也不明白劉愈為何要如此慎重對待與西洋人的貿易,還提出要他們的“技術”。在泱泱華夏內,人們還是有種夜郎自大的思想,認為只要是番邦,就一定是落後到茹毛飲血的地步,即便是隋妤,也認為西洋人跟番邦差不多是一類人。
本來西洋人的事情談完,沒想到劉愈又把話題兜回來,隋妤馬上想起一件事道:“西洋人似乎提出要在長順朝境內傳教的事,至於他們要傳的是什麼教……小女子並不清楚,但此事禮部已經在著手。”
劉愈微怒道:“那為何禮部從未提及此事。”
隋妤道:“大概是他們還未形成共識,沒有傳達過來……”
劉愈從微怒變成薄怒,一巴掌拍在桌上。
原本長安城內神秘宗教的發展已經是很頭疼的事,現在西洋人又來攙和,這不是搗亂是什麼?劉愈最怕西洋人用他們的信仰和價值觀來誤導東方的百姓,在這樣一個帝王至上的國度裡,如果信仰被改變,那就離亂國不遠了。(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九章 小事不求人
禮部官員的辦事不力給了劉愈發作的機會,劉愈馬上到禮部衙門過問了西洋人傳教的事,禮部尚書黃程也因此而丟官。
在外人看來,劉愈的做法未免小題大做,但劉愈卻很慎重,因為他知道此事的後果。
劉愈不允許外來思想的傳入,在封閉落後的大順朝內,更不能容許東西方文化的大同。作為一個獨裁者,劉愈有這方面的覺悟。
劉愈在禮部衙門裁撤了多名官員,親自督辦西洋人的事,表現出很慎重其事的模樣。劉愈剛回宮,韓升便又匆忙來請見劉愈,劉愈在雅前殿會見了韓升。
“韓老哥,禮部衙門的人辦事拖沓懶散,這次就當是給他們的教訓,你也不用為他們說項了。”還未等韓升說話,劉愈先說道。
韓升無奈一笑道:“劉小兄,還真不是我刻意要為他們說項,只是這禮部與其他五部不同,禮部的官要識體而博通。這樣的替代者可不好找。”
劉愈明白韓升的意思,禮部的那些都是些老學究,這時候的禮部相當於教育部、外交部,還要負責大順朝的祭祀和天文曆法,看似可有可無的禮部,在這時代十分重要。而掌管禮部的官,約定俗成的是必須要找個“德高望重”的朝中大儒來擔當,而這樣的大儒,通常也是朝廷最稀缺的那種。
“韓老哥,你先回去,我好好想想人選,明日朝議時再行商議。”
劉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