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員數量上不及城中教民多,攻城計程車兵一共才一萬多人馬,而城中聚集的教民有三四萬人,雖然數量上,城中教民要佔優勢,但畢竟他們只是普通百姓,男女老幼皆有,拖家帶口過來的也不少,在戰鬥力上跟朝廷正規軍無法比較,更何況現在劉愈帶來的人馬中,還有霍病所部等新軍中的精銳。
若論城牆高度和厚度,淮地都城建康城要比朗縣縣城堅固幾十倍,連城樓都沒有的朗縣縣城,劉愈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能阻礙他帶兵攻破城池。除非是蘇哲真有什麼妖法,但那些所謂的“神蹟”,在戰場上這麼真刀真槍的地方上發揮的作用性很小,除非是武器和戰法上的極端改良。
改良也用不到普通教民身上。
上午巳時正,朝廷攻城準備工作已經做完,劉愈一聲令下,各級戰旗開始舞動,朝廷軍從朗縣東、西、北三個方向同時發動攻城,因為朗縣畢竟是天子腳下的小縣城,劉愈在攻城上顯得很“仁慈”,沒有以之前攻城管用的土炮開路。但即便沒有大規模殺傷性的武器,卻有槍林箭雨做先鋒,仍舊是氣勢如虹。
戰鼓響徹朗縣縣城周邊,這一聲聲敲起來,即便是剛才被鼓舞不畏死的三清教教眾,此時也感覺到膽戰心驚。戰場畢竟不是兒戲,就算是教主庇佑,那也最多是下輩子投胎當個好人,或者是進入聖教中所宣揚的“天國”去避難,但那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到底有沒有,在這麼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們也難免懷疑。
再虔誠的教徒,也會畏懼死亡。這是人的共性,不是一點的心裡麻痺就能奏效。尤其是當他們見到同伴的死亡發生以後。
步兵攻城,暫時沒有騎兵什麼事,在盾牌的護送下,大軍壓進到城牆之下,隨之城牆上射下零星的箭矢,因為教民武器的缺乏,他們也沒什麼正規的武器來守城,而之前扔石頭和雜物,甚至是扔城裡百姓這招,在這麼聲勢浩大的攻城戰中發揮不出任何作用。而朝廷軍這面,既有遠端攻擊的火槍,還有取之不盡的箭矢回贈,不想佔據優勢都難。
因為攻城的先鋒軍以新軍為主,因而在盾牌後有大批的火槍,劉愈也儘量讓士兵先以火槍來威懾城中普通教民,射箭上去,反而是送武器給囧民,讓他們有箭矢來做抵抗。子彈上去不見影,守城的教民無從利用。
劉愈一直注視著城牆蘇哲出現的地方,從他露面之後,朝廷攻城開始,他就回避到後面,之後便沒再出現。劉愈知道蘇哲不會留在城牆上等著當活箭靶,劉愈在初開戰前,讓霍病調幾個槍法好的策馬出其不意上前一句射殺蘇哲的計劃也並未奏效。到開戰之後,劉愈愈發把握不準蘇哲露面的目的,如果是督戰,那他應該留在前線而不是快速逃命。
劉愈甚至覺得,向他示威,才是蘇哲露面的真正目的。
“千萬別讓他跑了。”劉愈沒有在戰場上的第一線,反而是坐鎮中軍陣中。他不由嘆了一句,這次這麼好的機會,若然蘇哲逃走,後面抓到蘇哲還要費一些周章。
朝廷軍的攻城很順利,在經過朝廷軍子彈和箭矢的洗禮之後,城牆上的教民已經沒人敢露頭,本身就是沒有護城河,沒有城樓的小縣城,後續的輜重兵抬著滾木上去,只消幾下便已將城門撞開,隨之騎兵和步兵都進入縣城之內,剩下的事也就很簡單,近乎是一場屠殺了。
“不能殺降!”劉愈在回中軍大帳等候訊息之前,下了最後一道命令。(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一章 戰後等待
戰事從巳時開打,還沒到午時,城北門、東門、西門相繼被攻破,過了中午,連城裡的抵抗也平息下來。
一場在南長安大營和東水營一天多時間裡沒有任何進展的戰事,在劉愈到來一切變得簡單而高效,劉愈甚至也有些想不明白,到底是新軍的戰鬥力強,還是說在他來之前兩大營的人只是在出工不出力,非要等新軍來了以後才肯賣力氣幹活。
不管如何,城是拿下來,沒花太大的代價,只是蘇哲躲了起來,能否找到還是問題。
果然不出劉愈所料,在戰事平息之後,城中仍舊混亂一片,零星的抵抗,加上教民對朝廷的不配合,導致事後想在城中搜查什麼人,也困難重重。因為攻城圍三闋一,也導致在城破之後,大量教民從城南門逃出城,整個城裡城外都很混亂,對於此,劉愈差不多也早就料到,他沒有太苛責下面的將領,想抓著蘇哲,一天兩天未免太急於求成。
戰事結束,但軍中上下卻也高興不起來,本來就是軍隊打平民,實力差距懸殊的一場戰爭,再者這些平民還是順朝的百姓,且大多數是關中人。關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