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2 / 4)

小說:廿四年(GL) 作者:痛罰

多走一程便絕不停留。

絕望

靜嫻家鄉有人善巫術,可使人無牢而困,一路追來終於明確靜嫻所在,立刻施術囚困。她們逃不掉了,不止地奔走,終究回到湖水畔。湖水波光粼粼,耀眼誘人。靜嫻道:我最悔生在蘇家,但無可選,我最幸與你修好,至死不渝。若今生註定無緣,來世我定將那桃枝插鬢旁,使你一眼即知我在。

絕世

蘇荷承著靜嫻的淚,將那苦存放心底。湖水已在腳邊,沒過腳,沒過膝,她的絕望劃過水,隨水淹至胸口,逼她恐懼,逼她窒息。而她終究牽著靜嫻的手,不願放開。水聲不絕於耳,佳人命將絕世。

誓言

蘇荷言,來世待那山花爛漫時,她定就在此處等候,等靜嫻迎著春意而來,看那一枝桃花,看那佳人如畫。靜嫻含淚許諾,絕不相負。而那山花爛漫何時來?此處水越寒了,人越遠了。

陰陽

曾聽聞自殺者將入枉死地獄,永不為人。蘇荷最後的意識竟鬆開了靜嫻的手,任由她被人拉上岸去。她終將喪命,何必落入那苦難地獄?然而蘇荷已矣,靜嫻痛更勝命絕。

七日

蘇家人將靜嫻救起,靜嫻昏睡整七日。七日時蘇荷來了她夢中,誠說要在湖畔等候。醒來靜嫻才知那是蘇荷頭七,還魂與她道別。悲痛中她幾度尋死,竟都被救回。直至某天她看見柏楊,柏楊說自殺者將永不為人,她若自尋短見,蘇荷便只能白白等候。

恩典

蘇荷屍沉碧湖,魂在湖畔遊蕩。她不肯離去,柏楊也覺可憐。赤地有師妹,亦是柏楊友人,名時雨,因某些原因與閻君有幾分來往。柏楊請她向閻君說情,饒蘇荷地獄之苦。魂脫肉身又不入地府,終要消散。時雨帶回閻君承諾,魂散也可,在那之前由她逗留亦無妨。

似是

五十光陰,在那湖畔,孤魂漸記不起自己是何人,只記得要等待,要那山花爛漫。那晚月明,她見有人跑來湖畔,那人情態焦急,似在尋找。是她嗎?她在水中,身映月光,但聽那人喚著笙兒,不知笙兒是誰,只知與她無關。她悻悻離去,彷彿是再沒力氣繼續留在這裡。

輪迴

一番出逃,靜嫻仍沒逃過命運,做了祭品。她認為死不如想象痛苦,因為蘇荷已去。只要捨命,便不再有此世之痛。可死後去留非她可做主,是有誰領著她去了地府,了了罪孽。地府不知天日,她只知是太久太久以後,終於可轉世為人。而孟婆湯,捧一碗在手,要飲去所有舊緣。

尋蹤

輪迴,靜嫻早不是靜嫻,而是艾理,生在最普通人家。將成年時,長姐出嫁,嫁妝中有一支桃花簪。長姐對那簪子喜愛至極,艾理見那簪子後竟執意讓長姐割愛,甚至情急難以自控。因慣於遷就妹妹,長姐在出嫁頭天將簪子贈給了她。次日,艾家長女出嫁的歡天喜地中,次女無端失蹤了。

記憶

艾理記得一片碧湖,那是她必須去的歸所。然而世間之大,她並不知它在何處。轉眼過三載,她在異域,迷失在與東方完全不同之地。某日她見了兩個女子的婚禮,終於想起那湖畔有人將她等待,但今距當初死別已有數百年了。蘇荷可還能等她?她可還來得及趕去?至此,靜嫻掩面哭了起來。(此處靜嫻憶起蘇荷,對自我的認定從艾理回到了靜嫻,此後又為靜嫻。)

覓處

自那場女子間的婚禮後,靜嫻常獨自呆坐在路邊茶棚。她始終想不起那湖泊所在,直到她又遇見之前成親的女子。女子未露稱呼,但因聽她提起前些天的婚禮而驚訝,知她有所困便伸手幫她。當真是伸手,只待微微一陣頭熱後,女子道“那山名為‘燕環’,或可解你所有疑惑。”?

山中

古時有國名臺樓,境內有山名燕環,山中有高人,救無數苦難,卻救不得一雙逃命的女子。靜嫻記起那裡,恨之入骨。她去只為蘇荷,只為她仍未得全的前世記憶。?

今生

來世待那山花爛漫時,我定就在此處等候,看那一枝桃花,看那佳人如畫。那是蘇荷所言,直至趕到燕環山,靜嫻才終於想起這一句。她曾以為人死後便了斷了所有痛苦,所以才會大膽尋死。誰想今生她戴著一支桃花來了,蘇荷早已經不在此處。

湖光

春風吹不去靜嫻的淚,她一味現在湖邊痛哭。她如約來了,在這熟悉的湖畔,然而前世的約定仍舊被阻隔在陰陽兩邊,叫她生而痛苦,苦不欲生。湖光仍如最初耀眼誘人,靜嫻似被它吸引,步步向前。那是蘇荷在召喚,她是如此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