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不解。
紫微大帝接著講述十重天與暝弒一戰:“鴻鈞淚成天河後,便將畢生功力,彙集於元神,襲向暝弒欲與其同歸於盡。
可沒料到離雲獸竟捨身擋在暝弒身前,離雲獸當場灰飛煙滅,暝弒亦受了重傷。
暝弒身受重傷,他心知肚明,已不再是本帝對手,便欲逃離十重天。
知己身亡本帝心如刀絞,但此時不是傷感的時候,本帝定不能讓鴻鈞枉死,奮力追擊暝弒,但暝弒逃亡的速度竟比離雲獸更快,本座最終還是未能將其正法
本帝追擊暝弒的過程中,經過了九重天、八重天、直至一重天,有不少神仙見到本帝追趕暝弒,他們誤以為暝弒是被本帝所擊敗……”
天罡知道了暝弒成魔的前因後果,但卻還未得知為何如今十重天消失不見:“為何如今十重天消失不見?”
“鴻鈞法力舉世無雙,一生傲視三界。未曾想到收養了如此孽徒,不願被世人所恥笑,便託本帝封了十重天,從此不再提及……”紫微大帝嘆息道。
天罡終於明白了整件事的前因後果,明白若想要奪回天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亦反省了自己的狂妄自大,暗自立誓苦修法術,尋覓隕落凡間的各路神仙,重返天庭斬殺魔界之尊暝弒,重振神族雄風。
第二十二章 紫微大帝與玉皇大帝的恩怨情仇
“紫微大帝,如今九天玄女仍在找到處尋您的蹤跡,還請您帶領我們絕地反擊吧,有您的威望,各路神仙,得道高人定會聞訊前來,助我們奪回天庭……”
紫微大帝打斷了天罡的話,斬釘截鐵地說道:“不,本帝已退隱,不再過問三界之事。”
“此乃關乎到天庭以至於三界眾生存亡,待剷除魔界之尊您再退隱也不遲!”天罡勸道。
紫微大帝則不以為然:“莫要再勸,本帝心意已決!”
言罷便化作一團紫霧,呼嘯而去。
天罡怒形於色,衝著紫微大帝離去的背影:“你乃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掌管日月星辰。怎能在這個時候丟下我們,丟下三界眾生不管,獨自離去!”
可天罡又怎麼會知道紫微大帝與玉皇大帝之間的恩怨。又怎麼能明白紫微大帝的苦衷呢。
混沌初開天庭無人掌權,以至於三界秩序混亂,眾神爭權奪勢,拉幫結派,妖魔四處作亂,為扭轉混亂的局勢,眾神商議推舉法力至高之神統領三界。
紫微大帝法力與鴻鈞相當,與鴻鈞同為三界至高之神。然鴻鈞喜雲遊三界,神龍見首不見尾。
理所當然,眾神會推舉紫微大帝統領眾神。
然而紫微大帝深居簡出,習慣了自由自在,亦不願執掌三界,但又苦於眾神苦苦哀求,只好答應暫時接管三界。
時光如逝,紫微大帝治理三界已有數年,眾神忌憚紫微大帝的威望,不敢再造次,但亦是貌合神離,面和心不合,這也使得紫微大帝十分困擾。
這年一位名叫張友人的凡人得道昇仙,紫微大帝聞其自幼苦修法術,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深知治世之道,便邀其入紫垣宮,暢所欲言,商討治理三界之道。
張友人果然沒令紫微大帝失望,大談闊論。從今世講到千年萬年之後,字字珠璣,紫微大帝是愛才之人,拋開了階級之分,待張友人相敬如賓,委以重任。
得到張友人的相助,紫微大帝將三界治理的井井有條。
多年之後,紫微大帝見三界秩序井然,深知張友人佔其大部分功勞。於是紫微大帝不顧眾神反對,毅然決然將三界之尊位置傳於張友人,賜名為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不負紫微大帝之望,在一片質疑聲中將天庭治理的更勝往昔。
親眼目睹唯一的知己好友鴻鈞仙逝,紫微大帝悲痛欲絕,不再顧問世事,獨自下凡散心。
紫微大帝剛下凡就被凡塵吸引,流連忘返,凡塵俗世對紫微大帝來說才是仙境。
孩童的無憂無慮,夫妻的白頭偕老在紫微大帝看來都是幸福至極。可越是被凡塵簡單的幸福吸引,紫微大帝就越覺得孤單。
數年後,紫微大帝得知妖魔遊光作亂,使得幾處瘟疫氾濫,便火速趕去受災疫的村莊,可此時遊光已逃去無蹤,紫微大帝不忍百姓遭難,又不想顯露真身,便化身為一名江湖郎中,贈醫施藥。
短短數日紫微大帝所到之處,災疫消除,被救治的村民亦悉數康復。村民們尊紫微大帝為神醫,紛紛前來拜謝。
紫微大帝臨走之際,一位滿臉雀斑的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