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道的元神猛地飄浮而起,直向馬隊迎面撲去。
文安公主大叫:“你——”你什麼,她沒有喊出來,連她也不知道自己要喊什麼。或許她是想留住他,但她留得住嗎?她眼看著宏道的元神猛撲過去,一下子就從那個很象年輕時的郭子嶽的年輕人頭頂泥丸穴鑽了進去,倏忽不見了。而那年輕人,正在打馬飛奔過來,卻突然一聲大叫,跌落下馬,昏了過去。
崑崙公主可是從來不知道這道教佛教的氣功修為這麼多鬼名堂,她只聽得風聲勁急,郭守敬就已跌下馬來。
崑崙公主連忙下馬,扶住郭守敬大喊:“守敬!守敬!你怎麼了?”
文安道姑和知玄大師走了過來。法玄合十道:“老衲知玄,見過崑崙公主。”
崑崙公主連忙還禮道:“久仰大師大名。大師來得正好,請看看我兒子這是怎麼了?”
知玄道:“公主休要驚慌。片刻之後,守敬小侄醒過來後,就已是中原排名在前五六名的大高手了。”
“此話怎講?”
“此乃天機,不可洩漏。”
果然,那昏迷不醒的郭守敬全身發燒,手腳動了一陣子後,慢慢恢復了平靜,醒了過來。
文安仙姑在一旁只看得熱淚長流,除了知玄以外,其餘的六個精絕國人,誰也不知道這個道姑為什麼和知玄一路同行,又為什麼一直熱淚長流?
郭守敬坐起身子,問:“母親,孩兒怎麼突然昏迷了?”
崑崙公主道:“你問我,我還想問你哩!你可有什麼地方感到不適?”
“沒有。就只是全身漲鼓鼓的。”
“那你站起來走走看。”
郭守敬站起來——說是站起來,還不如說是一彈而起,而且一彈便達好幾丈高。眾人驚得大叫,知玄卻拍掌大笑:“如何?
崑崙公主,守敬他這不是成了大高手了麼?”
文安道姑走上前去,拉著落下地來的郭守敬的手,說:“郭小俠獲千古奇遇,不解之處,不必掛懷,日後自有謎底大白的時候。
我是春霞的母親。我猜想你們母子趕來中原,是想尋找失蹤的郭子嶽吧?”崑崙公主早就聽說過文安道姑,這時忙問:“那麼請問前輩可有子嶽的訊息?”
“沒有,連春霞也一起失蹤了。你母子二人可隨我先去長安一帶住下,尋找子嶽和春霞。至於你的四大護法嘛,可否請他們護送這位知玄大師去月亮河暫住?因為皇家此時正在四處追殺於他。”
月亮一聽,立即吩咐四大護法護送知玄回精絕國去,她母子二人則隨文安道姑去了長安,尋找失蹤的郭子嶽與陽春霞。
俱是劫俱是劫 第八章紫血甘霖造上神
趙歸真殺了宏道,更是春風得意,如今佛門之中,能與他對抗的大高手,那是一個也不剩了。佛門武僧雖多,但多是鄧元超一流武藝,實在不堪一擊。
於是,趙歸真劉玄靖再惑武宗,正式下詔廢滅佛教。
三教金殿講論之後,武宗對佛教的厭惡日漸增長。他從小就崇敬道教,那是祖上的自然影響;他長大當上皇帝后,因好女色而求助於金丹,對道士的依賴性更大了。
但武宗厭佛,並不是完全出於個人好惡和宗教信仰。
據祠部奏括,當時天下有大寺院四千六百餘所,小寺廟(稱為蘭若)四萬餘所,持牒合法僧尼二十六萬零五百。實有僧尼四十六萬,另有眾多寺庵雜役。寺院中的金銀佛像,金器銀器無數,鐵像更多,銅器更是常用之物。靠以吃租的寺產庵產所佔之田,地,更是多達數千萬頃。這個數千萬頃之數,是《資治通鑑》上的數字,非小說家在此杜撰。
自此可見,武宗最後終於下旨滅佛,是有其深刻的、從統治者的利益出發的深層原因的。個人的好惡,個人的宗教信仰,與整個王朝的利益相結合,終於使武宗於會昌五年四月下詔,敕令檢校天下僧尼人數。五月再下詔書頒佈,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各留佛寺四所,限額定三十人。天下州郡各留一寺,上寺限額二十人,中寺限額十人,下寺限額五人,其餘僧尼,勒令還俗。
此詔一下,官府衙役出動,遇有反抗,則軍隊出動彈壓。
反抗最強烈的首推五臺山。
五臺山當時有寺廟二百多座,規模夠格稱得上上寺的就有四十多座,和尚雜役上萬人。
聖旨一下,令和尚們毀寺還俗,和尚們頓時躁動起來。迦根大喝:“不崇我佛,必無好報!”喝聲一起,立即有近百和尚跟著齊聲大喝:“不崇我佛,必無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