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磨得兩手起了血泡,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像一道彎彎的月牙。
第二、用詞要富於變化,避免重複累贅。
魯迅《藥》:
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麼?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裡哼著說,“這老東西……。”
第三、用詞要新鮮,不要陳舊老套,要出新。
(1)不和古人重複。(和書法相反)
(2)不和同代人重複。(別人)
(3)不和自己以前的作品重複。
既:字字前人有,句句前人無。 。 想看書來
第七章·練詞與造句(2)
《淺談寫作》彭城奔牛編寫
二、造句
1。造句要通順
第一、句子成分要完整,不可缺少必要的成分。
第二、相關的詞語要搭配得當。
第三、虛詞使用要恰當。
第四、事理要合乎邏輯。
2。造句要簡練
第一、儘量使句子簡短、清楚、不羅嗦、不說廢話。
第二、運用必要的修辭方法,把句子寫得精闢。
3。造句要生動
第一、句式要富於變化。象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這兩種人都憑主觀,忽視客觀實際事物的存在。或作講演,則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則誇誇其談的一大篇。無實事求是之意,有譁眾取寵之心。華而不實,脆而不堅。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欽差大臣”滿天飛。這就是我們隊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風。這種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
第二、使用多種修辭法,使句子生動、形象。
魯迅在《藥》中的一段:
微風早經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髮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兩人站在枯草叢裡,仰面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
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要多閱讀中外名著,從中學習優秀語言。要不斷地練習寫作,要培養語言表達能力。要深入生活,向生活學習。使每一個句子都完全準確,生動形象。從而寫出好文章。
八、文章的修改
文章寫好之後,還要進行修改。讀一讀,看一看。文章是不是通順,用詞是不是準確,語言是不是生動。文字是不是簡練,修改主要在這幾方面進行。
一、修改的內容
(1)思想內容方面:看一看文章的觀點是不是正確,主題是不是鮮明,觀點和材料是不是統一,表達的感情是不是健康、真實。
(2)篇章結構方面:結構是否完整,條理是否清楚,有無前後矛盾,羅嗦重複,不合邏輯的現象。
(3)語言文字方面:用詞是否得當,文句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標點符號有沒有脫落或用錯。
(4)書寫方面:字跡是否清楚,書寫是否工整,格式是否正確。
二、文章修改的基本方法
1。小修小改
這種方法適用於檢查文章中語言文字方面的毛病,如錯字漏字,用詞不當,標點脫漏以及句子的語病等。小修小改的文章,最好是片段練習、隨感、日記等。
如彭城奔牛詩《心月》中的一節:
我愛你
月光裡
化做雲霧蒸騰去
你是明月
我是雲
生生世世
在一起
原來是“我愛你,日光裡”,因為日光與月亮扯不到一塊,所以,後來改為“我愛你,月光裡”。這樣與後面的“化做雲霧蒸騰去,你是明月,我是雲,生生世世在一起。”讀起來,連貫了,內容也統一了。
2。大修大改
大修大改一般側重於內容是否合理,表達是否充分,或結構安排和取材等方面。
3。精修細改
精修細改,是對文章的字句進行錘鍊。古人說:“文字頻改,工夫自出”,正如有人說“把語言放在紙的砧上,用心來錘鍊它們”。總之,只有經過認真錘鍊、精修細改,才能把文章寫得準確、鮮明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