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小說:億萬富姐 作者:九十八度

的青年突擊隊隊長,全程參加了這一彪炳採煤行業發展歷史的壯舉。

李鐵柱的手指和總工的放大鏡幾乎是不約而同地都對準了水文圖上橢圓形藍粗線標記的地方:恐怕又是這水龍王脖口上出了問題?真是這個地方,麻煩可就大了。

天已經見明瞭。

西風井和東斜井的兩路人馬陸續都回來向李總報告:斜井和風井都已出水,無法進人。

李鐵柱聽了,雙眉緊鎖,鐵鑄似的臉膛上寒光四射。他非常明白目前的處境,三十七名礦工的安危不僅事關自己辛勞大半生壘成的墨玉集團的業績之塔,也關係到夏河市黨政及相關部門領導們的頂戴花翎。

自己勤勉大半生成|人之美、與人為善,多少善舉美譽就要讓這大水一漂而去?

真的是水火無情呀!

最為要命的是奧運聖火傳遞,很快就到北寧省,夏河又是第一站,而他又是市委、市政府排定的火炬手。這透水也真是他媽的邪門,偏在這千年等一回的當口突兀而至。你要是急著抗旱保苗急需用它時,又比鬼還難找。水呀水,軟溜鬼,要想把你鎖住,不光是需要鋼澆鐵鑄,還得多少心血和智慧呀!

李鐵柱面色如鐵、心似翻江,他有個弓著食指敲腦門的習慣。跟著他幾十年的大小礦頭們都知道,需要你去想辦法的時候,大當家的就會去敲你的腦門,而每臨大事他要開始敲自己腦門的時候,你就等著聽候吩咐差遣就是了,決不會有錯。

果然是李總就敲出辦法來了。

只聽他說一聲:“三條線。”大家就都跟著往井口跑去。

53。三條線

這裡說的“三條線”是去年國家安監總局對所有煤礦新增安全設施的統一要求:即所有礦井都必須安排有防爆標誌的內線電話,跟進到採區迎頭;灑水防塵的清水管線和壓風機管線都要隨採掘跟進。這一確保安全的舉措被煤炭行業統稱為三條線工程。

墨玉集團下屬的煤礦都按要求落實了三條線工程。黃土嶺煤礦也是在李總的親自佈置和督導之下落實到位的。事在忙中有錯,很多人都會在猝不及防的災害突襲下漏掉有效的防範。李鐵柱老總敲腦門正是敲醒了記憶中的三條線工程:既然採取一條又一條的安全防範措施,水害來了總不會一條也用不上吧?

來到井口李鐵柱就吆喝馬大炮:“快用井下專線和三個採掘迎頭聯絡?”

“早就聯絡過了,三個迎頭都沒有丁點回聲。”馬大炮甕聲甕氣地說,“還用壓風機管道喊話來著,屁事不頂。上邊讓咱們上三條線,枉花了這麼多錢,真有事了也是聾子的耳朵——擺設罷了。”

第五章 禍福相依(8)

這就太奇怪了,就是透水,短時間也不可能淹到迎頭。黃土嶺煤礦這塊井田是條大地塹,煤質好埋藏深,但是地質條件複雜,煤層發育一波三折,都是隨著地形的波峰浪谷蜿蜒蛇行,三百米二十七八度的斜坡上山之後,平巷連二十米也走不了,就又是三百米的斜坡下山。李鐵柱老總每月至少要下七八次礦井,每次都要把大小巷道採掘迎頭、安全洞室督查一遍。他腦子裡就裝著一幅井下作業面的地形圖,便就急速地在這張腦存的地形圖中搜尋被困礦工所在位置,判斷可能出現的避災情況。

既然三個迎頭的電話都聯絡不上,這就說明三十七個礦工可能都撤到了一個能避水災的高臺上,而這個避水之處最有可能便是被井下工稱做五郎臺的背斜處,那個地方頂板特別好,又有地質大隊一九六五年煤田普查時留下的一個鑽孔沒有封閉……李鐵柱在短時間內想了很多很多,又假設了幾種可能。但是不管怎樣,應急的措施還是要先啟動排水搶險。

通知參加搶險的人員都到齊了。

李鐵柱想清楚了,立刻命令機電、後勤、安全、生產各工種專業的副總和礦長們親自帶隊,分頭行動,把倉庫裡所有的深井泵、高壓泵、潛水泵都組裝起來,在主井、西風井和東斜井三個出口同時排水。先把水勢壓下去,再設法探出搶險救人的通道。

李總令出如山倒,所有人員都開始忙碌了起來。東、西、中三個井口來來往往都是抬裝置、鋪接管路、滾動線軸的人流車流。

排水搶險佈置完畢,李鐵柱還是放心不下,圍著主井口轉來轉去地敲著腦門門。轉到井下專線那臺藍色的防爆電話機旁凝視了足有十幾秒鐘,就按照圖表上的電話號碼,把井下幾臺電話又重新撥了一遍。

仍然是一點回音也沒有。李鐵柱一臉凝重,滿腹狐疑。他總覺得太過蹊蹺,三十七個礦工不可能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