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當然要你自己喜歡了才行。”方氏下午就去村裡找了人打聽,果然是有許多從北邊兒來賣丫頭的,叫了個人伢子,說要挑兩個丫頭,讓她領了人來家裡看。
齊家村少有人家能買得起丫頭,一時間傳得開來,來看熱鬧的人倒是比那人伢子帶來的丫頭都多。
都是鄉里鄉親的方氏也不好推出去,荷花便推說自己定了親不好出去混見人,叫人伢子把人帶到西廂房裡挑選。
大部分都是十三四歲的女孩兒,也有幾個小點兒的十歲左右,一個個都穿著粗布衣褂,荷花叫過一個來伸手一捏,竟連棉的都不是,都是些個夾衣,一個個凍得縮手縮腳,模樣上更是侷促,看向荷花的眼神兒也都露著怯怯。卻也有一個模樣生得好的,看著荷花家屋裡,臉上卻只露著些不屑。
荷花把這些神色都看在眼裡,也不做理會,只先聽那人伢子寒暄:“祝二姑娘,您要挑人,找我劉婆子可就算是找對了,我在咱們這邊十里八鄉的做這買賣,少說也有個二十幾年了,我手下從不賣那不正經的丫頭,更不賣那拐來騙來的,都是些窮苦人家的小丫頭們,家裡老子娘不過下去了,賣出來也是為了給家裡和丫頭都找個活命的出路,老婆子我也算是積個陰德,給這些孩子們尋個好人家出落,也算是我的造化。”
荷花自然不信她這些說辭,不過臉上也掛著笑意應酬道:“這話說的極是,只不過我們小門小戶,不過是要兩個做粗活的,我也不說虛話,若是想撿高枝兒飛的,就早早兒地往後站去,莫要挑了來你不自在我也不順手,以後還要再打官司。”
這話說罷就有那模樣生得好的幾個,開始小步地往後挪去,荷花看在眼裡只是笑笑,也不說什麼。
那人伢子卻是一意討好說:“祝二姑娘這話說得可真是,您家大爺是舉人老爺,如今已經成了官家的人,更何況您結親的人家,若是齊公子此番能得高中,您可就是正經的官家娘子,多少的體面和富貴等著呢,還說這樣自謙的話。”
這話說的下頭幾個丫頭又都意動,別的不說,只見荷花模樣普通,都覺不如自己,若做了陪嫁丫頭過去,以後跟著姑爺面前開了臉,總比賣去給那起老頭子做妾要好。
不過荷花早就記得了那幾個人,哪裡肯再挑她們,抬手先點了說:“這幾個先領出去吧,我沒瞧上。”
人伢子也早就有心理準備,但凡挑陪嫁丫頭的,不管是大戶還是小戶人家,總沒有挑了蓋過新媳婦的,所以忙揮手讓那幾個人到外面等著。
那幾個丫頭憤憤不平,但是也沒的奈何,來的前幾日但凡有刺兒頭的,都被打的服帖了,這回也不敢當面落臉子,出去了卻是湊在一起好一頓說嘴,什麼怕丫頭蓋過主子去了,沒過門就提防收房裡人之類的胡話都一頓亂吣。
偏來看熱鬧的人裡,有個村中的幾個長舌婆子,其中一個與齊家一個粗使婆子有點兒遠親,過後就把話傳了過去,幾番就到了齊夫人耳朵裡,又惹了一番好氣。
這些還是後話,荷花這裡細看了那些丫頭的手,又問了都會做些什麼,有幾個說針線拿手的,還有幾個說會做飯,只有一個說識得些字。
荷花取了針黹笸籮,打發那幾個說針線活拿手的,去隨便做個什麼來看看,又尋了本開蒙的書給那個丫頭,見她念得有板有眼,再鋪了紙筆讓寫幾個看看。
雖說寫得沒什麼筆力,但是好歹還算有個架勢,荷花多問了幾句,原來是小時候去給個書香人家做過丫頭,陪著家裡的小姐跟著學了些本事,但後來那戶人家往南邊兒去了,憐惜她要背井離鄉的,就乾脆也沒要銀子就還給了她家,這回家裡沒錢吃飯,少不得又被賣了出來。
荷花見她懂些規矩,又會讀寫,經歷也有些可憐,問了名字說叫苗兒,就說這個要下了。再去看那幾個做針線的,有兩個都做得不錯,荷花嫌最好的那個配色不喜,倒是稍差些叫小真的,顏色配得素淨典雅的,就說這個也留下了,其餘的都帶了出去。
這兩個丫頭,苗兒十五,比荷花大了兩歲,小真只有十三,跟荷花同年,小了兩個月,都生得齊整,只是在家看來都是吃不飽出穿不暖的,瘦得讓人可憐。
人伢子倒是也沒漫天要價,大的要了五兩銀子,小的只要了三兩,方氏又拿了五十錢給她做賞錢,便歡歡喜喜的去了。
荷花翻了幾件舊衣服出來給她倆穿,可是苗兒到底大些,自己的衣裳她穿著短小,方氏拿出來的卻穿著太大。
小真倒是乖巧,怯怯地開口道:“若是太太姑娘不嫌棄,奴婢今晚就能給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