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作為兩端收口,清朝又在這兩座門外建了東西“三座門”;“丁”字的一豎是南北走向的千步廊,最下面那個“勾”則是正陽門北邊的中華門。明清兩代,這戒備森嚴的廣場被形象地稱為“天街”,普通百姓若想涉足其間,只有一個機會——每年霜降日前,死刑犯會被帶入長安右門之內等待“勾決”。
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立即著手打通天安門廣場:內務總長朱啟鈐下令拆除千步廊,用拆下來的木料建起了北京的第一個公園“中央公園”——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園。皇城南牆上南長街、南池子兩個門洞也是那時候被開啟的。那次改造後,東西長安街正式溝通,天安門廣場由“封閉型”變成了“開放型”。
新中國成立之初,天安門廣場又經歷了幾次“微調”:東西三座門以及長安左、右門被相繼拆除,原為國慶閱兵臨時搭建的觀禮臺被改為永久性建築。比較大的一次動作是在1955年,隨著東西兩側的紅牆被推倒,廣場面積一下子擴出了將近1萬平方米。
天安門廣場的丁字形輪廓變得越來越模糊,可是,新廣場究竟該建成什麼樣子,誰心裡都沒數。當年拆東西三座門的時候,北京市甚至把所有材料都儲存了下來——為的是一旦證明“不該拆”,隨時可以就地重建。
新廣場的規劃第一次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是在1955年末。那一年,北京市政府聘請蘇聯專家聯合組成了“都市規劃委員會”,開始謀劃整個舊城區的規劃改造工作,天安門廣場是其中一個子項。此後幾年間,“都規委”陸續拿出了10種廣場規劃方案。蘇聯專家都認為,天安門廣場適合安排紀念性的建築,沒必要突出政治意義。因此所有的方案中,廣場上都沒出現萬人大會堂的影子。只有1號和6號方案為大會堂預留了空間——卻放在了南長街的南側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