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倒下了一名戰士。
坐火車行走在成昆鐵路上,每過十幾分鍾,就會看到窗外有成片整齊的水泥墓碑一閃而過——鐵道兵5個師,每個團負責二三十公里路段的修建,每個團都留下了一座這樣的烈士陵園。
幾乎所有的烈士陵園都建在山頂或者江邊的開闊地帶,有人說,這樣做是讓烈士們能永遠看著這條用自己生命鑄就的鋼鐵長龍。其實,這是彭德懷元帥的命令——這位一生信奉“慈不掌兵”的老帥在視察成昆鐵路工地時潸然淚下,他說,一定要把烈士墓碑立在沿線最顯眼的地方。
位於攀枝花市郊的同德烈士陵園是成昆沿線最大的一座烈士陵園,這裡長眠著鐵五師100餘位犧牲的戰士。當年的鐵五師下轄5個團,僅25團就有36名戰士被安葬在這裡。
一個飄著細雨的午後,我跟隨幾位當年鐵五師的老兵,來到了這座藏在小村深處的烈士陵園。因為少有人來,陵園的兩扇鐵門已是鏽跡斑斑,越發顯出門兩側石柱上刻的大字紅得耀眼——“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在陵園第一排的角落裡,有一座不起眼的墓碑,碑文上寫“孫劍明烈士,四川省成都市人,男,二十一歲,共產黨員,於一九七零年四月十七日在四川省渡口市因公光榮犧牲”。
孫劍明犧牲的那天,距離成昆鐵路全線通車只剩下兩個多月的時間。
那一天,對年輕的孫劍明來說是個大日子。自己連隊負責施工的九道拐隧道眼看就要打通了。幾天之前,部隊領導剛剛找他談過話,調他到機關擔任參謀,孫劍明卻執意不走,他想親眼看到隧道徹底打通,親眼看到成昆線上第一列火車從鐵軌上呼嘯而過。他還給家裡寫了一封信:“等成昆線建成了,我還要留在渡口修成昆支線,我還要去北京修地鐵,去坦尚尼亞修坦贊鐵路……”
最後一排�